明溪紅豆杉念活轉型真經
![]() ●肖書平 文/圖 11月14日,國家林業局科技司佟金權教授帶領的,由中國林科院、南京林業大學、福建林業科技推廣中心等單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來到明溪縣南方紅豆杉優良種質及高效培育技術推廣基地進行驗收,一棵棵掛滿果實、色彩不一、造型各異的紅豆杉,有的像寶塔,有的像懸崖,有的像柳樹;一株株壯實的紅豆杉苗木,讓專家們贊嘆不已。 面對當前集團消費紅豆杉減少的態勢,明溪縣對準個人消費用苗,一手著力品種選育,豐富了明溪紅豆杉觀賞品種;一手上山造林,藏富于山,讓紅豆杉產業抗住短期市場沖擊。 2007年至2010年:擺脫依賴藥用, 走向多元經營 余能健教授級高工,76歲,明溪紅豆杉產業研究所所長,明溪紅豆杉技術的帶頭人。作為明溪縣最早探索研究種植紅豆杉的首席專家,他親身經歷了明溪紅豆杉20多年來的風風雨雨。 2004年,明溪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紅豆杉之鄉”。明溪紅豆杉天然資源豐富、種植歷史悠久。2000年,明溪人種的主要是紅豆杉,效益一度不錯。然而,2007年由于市場萎縮,主要依賴加工企業收購用于提純制藥的紅豆杉種植業一落千丈,明溪人不得不尋找新出路。 明溪縣的紅豆杉種植戶摸著石頭過河。種植大戶李水平回憶說,當時大家開始試驗推廣培育盆景園林類型的紅豆杉,為了把這些新鮮玩意伺候好,大家組織到外地學習盆景培育技術,一起從土壤、水、肥、光照、修剪等各個環節入手,分項分批不間斷地搞土法試驗,甚至把紅豆杉的樣品根部挖開探究。 經過幾年摸索,2010年,明溪縣最終擺脫紅豆杉種植產品單一依賴企業收購藥用的困境,探索出園林綠化、材用利用等多元經營之路,拓寬了紅豆杉的市場銷路,增加種植戶的收入。 2013年:集團消費少了, 對準個人消費 去年底,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各地厲行勤儉節約,政府部門開會不擺花草的新會風已悄然影響到明溪紅豆杉銷售。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底,明溪花卉銷售額比往年同期跌了近三成。“以往年底紅豆杉都賣得很好,不管是大樹還是小苗,我們就囤了較多貨,可今年情況不一樣,展會用量銳減,很多紅豆杉賣不出去。”明溪紅豆杉協會會長陳偉明說,很多種植戶日子不好過,有的甚至要虧本。怎么辦? 作為明溪紅豆杉產業發展的領頭羊,陳偉明說:“雖然集團消費、租賃展會用紅豆杉少了,但個人消費用苗的潛力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引導紅豆杉上山造林方面,很有潛力。今年林博會上,我自己就銷售了很多紅豆杉容器苗木。” 協會在轉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2012年8月,明溪紅豆杉行業協會成立后,組織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開始整合、資源共享,并積極爭取注冊國家地理標識“明溪紅豆杉”商標,引導林農實行紅豆杉原產地標志和統一包裝,在種苗繁育、科技示范、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為紅豆杉營銷打開了新渠道。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明溪縣政府非常重視紅豆杉產業的二次發展,今年依托縣紅豆杉研究所,舉辦了三期的明溪紅豆杉栽培與管理技術培訓班。陳偉明介紹說:今年成立的喜果紅豆杉產業交易中心,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為紅豆杉在全國銷售打開一個新的渠道。 新突破:紅豆杉達到普通杉木育苗水平 為了讓“明溪紅豆杉”的牌子繼續走向全國,讓“中國紅豆杉之鄉”品牌優勢持續發揮,明溪縣把目光投向品種選育及用材林基地的培育上,引導種植戶在新品種培育和上山造林上做文章。 據余能健介紹,明溪紅豆杉研究所目前已經選育了81個家系的優育品種,這些優育品種是從15年生人工紅豆杉測定選育出來的,今年可以供應社會8萬株的優質苗木。根據園林綠化的需要,目前已經研究出水紅、玫瑰紅、黃色、金黃四個顏色和包括柳樹形、寶塔形等不同樹開形共七個類型的紅豆杉園藝品種,進一步豐富了明溪紅豆杉的觀賞品種。 據專家現場測定,在一年生的紅豆杉苗木對比試驗地上,良種紅豆杉苗木比普通紅豆杉的高生長要多50%,最高的達到52厘米,比普通紅豆杉的高生長多100%。來自福建省林業科技推廣中心的主任翁玉楱教授說:明溪紅豆杉的種苗選育工作遠遠地走在全國前列,當年育苗生長指標達到了普通杉木育苗的水平,非常不容易! 余能健說:“當前我們正在積極引導種植戶開展紅豆杉上山造林,藏富于山,藏富于未來,紅豆杉造林經濟效益顯著,讓紅豆杉種植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通過10年試驗實踐,林冠下套種紅豆杉技術已經成熟,我們在沙溪、瀚仙建立了紅豆杉造林示范基地,多次對林農進行技術培訓,讓紅豆杉經營戶培育長、中、短期的紅豆杉林木基地,減少短期內市場的沖擊,讓紅豆杉產業永遠朝陽。” |
- 2013-11-13林博會“明溪紅豆杉 健康你我他”主題日活動舉行
- 2013-11-09林博會“明溪紅豆杉 健康你我他”主題日活動舉行
- 2013-07-09明溪紅豆杉網上交易紅火
- 2013-01-22明溪:紅豆杉產業交易中心落成
- 2012-08-31中國(明溪)紅豆杉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