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糾紛有了共同的“管家”
東南網1月15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何祖謀 通訊員 梅賢明)隨著閩浙贛粵四省邊貿的日益熱絡,因林權、土地、聯姻等引起的糾紛也紛至沓來。如何穩妥地化解這類“邊界糾紛”?近日,在新春走基層活動中,記者前往四省交界的松溪縣、建寧縣、武平縣探尋答案。 “平安驛站” 建寧縣里心鎮與江西撫州市南豐縣、廣昌縣毗鄰。里心鎮上黎村有一個“閩贛邊界便民司法服務站”。這一天,恰逢里心法庭庭長李云華值班,他告訴記者,南豐縣法院也在離上黎村最近的南豐縣付坊鄉田陀村設立了相同的服務站。 “涉及跨界的突發事件,兩地法庭的法官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相互配合,盡快將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李云華說。 田陀村的下坑村民小組與里心鎮巖上村的馬家村民小組僅一山之隔。在許多地方,兩省邊界群眾通常以山脊劃界。但這兩個小組之間的山地并不是陡峭的山峰,山頂上還有一大片開闊地,一直沒有明確歸屬。早些年,馬家村民在這片山地套種毛竹,幾年后整片成林。不久前,為了方便砍伐毛竹,他們請來挖掘機劈山開路,驚動了下坑村民。 “這是交界處,起碼要按中線劃分,你一半,我一半。”下坑村民這樣認為。你一句,我一句,矛盾很快升級。 由于兩地建立了聯防聯調合作機制,很快成立了由鄉鎮干部、法庭法官和村干部組成的聯合調解小組。法官們結合相關法律和相關案例,對兩地群眾進行法律知識宣講和釋明。最終,雙方約定都不觸碰這片有爭議的林地,等找到相應歸屬證據后,再進行協商解決。 “原本都怕對方向著自己人。”村民們說,由于兩地的法官都在,就像有了一把公平秤,大家都覺得很放心。 “如今,服務站訴前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已達98%。”李云華說。“閩贛邊界便民司法服務站”因此被邊界群眾譽為“平安驛站”。 |
相關新聞
- 2014-01-02三明建寧留守兒童 “親情屋”里過節
- 2013-09-25三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錚 到建寧縣開展“四下基層”活動
- 2013-09-12三明建寧:加快建設汽車北站
- 2013-08-06三明建寧客坊鄉:“留守兒童” 不再讓你孤單
- 2013-09-04三明建寧:一個山區小縣的生態經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