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糾紛有了共同的“管家”
“平安走廊” 松溪縣、政和縣和浙江麗水龍泉市、慶元縣毗鄰,多處林地、山地邊界模糊,很難有明晰的界線,村民稱其為“插花山”。由此引起的林地、地界糾紛層出不窮。如何快速有效化解這些糾紛,就成了兩省邊界共同面對的問題。 前不久,松溪法院副院長陳明得知該縣渭田鎮吳村的陳老漢家發生邊界竹林糾紛,便急忙前往探個究竟。 陳老漢說:“我的山地名叫‘豐岺山’和‘長里坑’,但是位于慶元縣黃田鎮黃源村地界,筍竹常被對方偷挖偷砍?!?/p> “聽村主任說,浙江那邊也有一片山林在咱村,面積與你的差不多。要不,山場對換如何?”陳明提了建議。 征得陳老漢同意后,陳明與浙江那邊的山場所有人取得聯系,約定時間商討。經過多次溝通,雙方終于達成交換山場的協議。 松溪縣、政和縣法院牽頭,與龍泉市、慶元縣法院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每年召開一次現場會,邀請相鄰鄉鎮綜治部門、司法所、林業站等參加,協調糾紛各方意見,及時對跨省糾紛進行調處。村民們說,邊界成了一條“平安走廊”。 “平安寶地” 武平縣西接江西贛州市尋烏、會昌兩縣,南連廣東梅州蕉嶺、平遠兩縣。受地理環境、文化習俗、歷史成因、行政區劃等因素影響,省際邊界矛盾糾紛曾經頻發且難以化解。為此,武平縣法院會同其他職能部門,加強與廣東、江西交界地對口部門的交流協作,相互配合,重心前移,共同打造邊界的“平安寶地”。 武平縣巖前鎮的一家大型水泥廠,經批準征用毗鄰的蕉嶺縣廣福鎮樂干村一戶村民的房屋。因安置補償問題,雙方發生分歧。這戶人家便召集眾多村民到水泥廠的專用線上堵塞道路,沖突一觸即發!武平縣法院一面迅速派出法官趕赴現場,一面迅速通知當地有關部門前來“會診”。經過兩地法官雙管齊下的規勸、疏導,村民們很快撤離了現場。雙方同意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 記者點評>>> 邊界村民之間的糾紛,有時候不只是當事人雙方的矛盾,如果處理不當,甚至會引起兩個村莊的對立。 閩浙贛粵四省邊界司法部門對于聯合調處矛盾的探索,實現了司法服務的延伸和前移,幫助群眾以調解、協商、和解的非訟方式解決糾紛,從源頭上減少了邊界地區的社會矛盾。這一“平安”機制讓廣大邊界群眾受益,值得借鑒和推廣。 |
- 2014-01-02三明建寧留守兒童 “親情屋”里過節
- 2013-09-25三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錚 到建寧縣開展“四下基層”活動
- 2013-09-12三明建寧:加快建設汽車北站
- 2013-08-06三明建寧客坊鄉:“留守兒童” 不再讓你孤單
- 2013-09-04三明建寧:一個山區小縣的生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