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環境 住了新房 圓了好夢
東南網1月15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程枝文 通訊員 游曉璐 顧文靜 魏興谷 林順來) 方新芳(永安市槐南鎮荊山村村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居住證制度,實行差別化落戶政策,引導和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優先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轉移。去年,我在市郊蓋了一幢兩層半的新房,還拿到市民戶口,享受和城里人一樣的待遇。 (背景:方新芳的老家在山區,距離城關約60公里,老房子蓋在山邊,由于常會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過去每天都提心吊膽。去年,在市里統一安排下,她在市郊蓋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往返市區只需10多分鐘,還能享受市民待遇。) 王元權(仙游縣榜頭鎮紫澤村村民):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去年我們村被列為莆田市幸福家園試點建設村后,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 服務日益完善。美中不足的是,我們農民的身份沒有變,希望今年省兩會的代表、委員能在戶籍制度改革上,多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背景:10年前,紫澤村連路都修不起,村民出門購物都靠肩挑手提。自去年成為莆田市新型城鎮化的試點村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如今,村里有公園、學校、醫院,村民出門可搭公交。不久前,村里的學校還引進十幾名大學生當教師,隔壁村的孩子都來上學。此外,剛設立的村衛生服務中心,配備有5名醫生、2名護士,還是醫保定點單位,村民看病可直接報銷。) 許敏樹(德化縣美湖鄉洋田村村民):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進以棚戶區改造為重點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年新開工建設9.4萬套、基本建成8萬套。這樣的惠民舉措,我們舉雙手贊成。作為受益者,去年我低于市場價 在市區買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保障房,變成城里人了,生活工作方便多了。 (背景:上世紀90年代以前,許敏樹住在農村,買個東西都得走上好幾公里路。2000年以后,他到城里打工,一直租房,最渴望的就是在城關買套房子。這幾年,當地政府建設了不少經濟適用房、限價房、造福工程、裕民小區等住房保障項目,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高曉彬(南靖縣靖城鎮武林村村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五千工程”。去年以來,南靖縣加大靖城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啟動建設了靖城新大橋、靖城大道、金圓路等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大大方便了群眾出行。對此,我們非常開心。 (背景:武林村是九龍江畔的一個小山村,以前村民要到九龍江對岸的漳州市區,都得乘輪渡 或繞道,要花一兩個小時。靖城大道和靖城新大橋建成后,村民到市區只要10分鐘。) 江嗣雄(武夷山市興田鎮大渚村下派村支書):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實施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延伸拓展“點線面”攻堅,保護城鄉自然生態和歷史文脈。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這幾年,村里的衛生環境有了很大變化,但還是缺乏長效機制。希望省兩會多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對村集體收入薄弱的鄉村在政策、資金、鄉村保潔員待遇等方面能有更多傾斜。 (背景:大渚村有1300人口,是一個以水稻等種植為主的閩北典型鄉村。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讓該村的面貌得到了初步改變,原本被垃圾堵塞的水渠疏通了,建起村部大樓、路燈等。下一步,他們打算爭取有關方面的支持,對村道等進行改造,提升全村的整體形象。) |
- 2013-12-12永安市秋冬農業“綠”滿田間
- 2013-01-18三明市農業局領導到永安檢查放心農資
- 2012-09-27永安市農業專家:甜玉米,絲變色就熟了
- 2012-08-30永安一農業研究項目被列入省區域重大項目
- 2012-03-05永安獲“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