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糧食浪費在加工和儲藏環節
東南網1月22日報道(福建日報本報記者 李烈 通訊員 陳曉星) 編輯同志: 近日,記者走訪了建寧縣五星糧食加工廠。廠長梅宗燕向記者反映,大米過度精加工既浪費又不利健康,不僅造成營養成分流失,實際上也是對糧食的隱形浪費。 如今,為了迎合消費者心理需求,市場上的“優質”大米粒粒雪白晶亮。“其實,真正優質的大米并不那么好看。”梅宗燕介紹,大米精加工,實際上是對大米表層米糠進行拋光、去除。大米表層的米糠呈淺黃色,其成分主要是糖類、脂肪、蛋白質以及鈣、鋅、鐵、銅等礦物質營養元素,新鮮的米糠還富含維生素。 梅宗燕帶記者來到工廠的大米拋光機面前,隨手抓起一把米糠讓記者“品嘗”。米糠呈淺黃色,細嚼之后,記者發現,米糠味微甜,但口感粗糙。梅宗燕告訴記者,相比精加工后的大米,米糠更具營養價值,只因口感與色澤不大好,就將它從大米表層去除。以五星糧食加工廠為例,100公斤大米,精加工后僅剩六十二三公斤,剩下的成分大多是淀粉,拋去的成分反倒是最有營養的,這些卻只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賣給牲畜養殖場。“現在,我們這兒的優質大米批發價格是每公斤4.26元,普通米的批發價格是每公斤3.7元,營養價值最高的米糠每公斤僅2元左右,好的東西,都用來喂豬了。”梅宗燕感嘆道。 除營養成分流失外,因人工物流造成的糧食浪費則是另一種隱形浪費。在糧食運輸過程中,糧食袋破損、封口不緊,米粒破口而出,或者糧食袋中的米粒殘留,都是極易被人忽視的浪費。據梅宗燕介紹,建寧縣五星糧食加工廠每年加工的糧食超過500萬公斤,漏米、米粒殘留等現象雖然不嚴重,卻不可避免。一年下來,漏掉的米粒數量跟500萬公斤相比只不過是九牛一毛,但糧食加工廠、零售商不計其數,積少成多也是一個大數字。 |
相關新聞
- 2013-12-04中儲糧三明直屬庫敞開收購糧食
- 2013-03-25三明市今年糧食播種面積將達320.5萬畝
- 2013-01-09三明市兩會代表發言摘要:推進糧食高產
- 2013-01-09科技創新助推三明市糧食增產提質
- 2012-07-25福建省設區市糧食局長會議23日在三明市召開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