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前,永安竹子準備好了嗎?
東南網3月22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李烈 通訊員 魏興谷) 近日,記者來到永安市家豐竹業有限公司,一棵棵竹子經切割、重組等工序,被加工成板材,板材再經設計與加工,被制作成各種精巧的竹家具。“今年,我們的竹家具有了發展新機遇。”公司總經理丁建安說。 丁建安所說的機遇,源于永安市確立的一個目標。去年底,永安市在建設“森林永安”動員大會上,決定爭取用10年時間減少砍伐20萬畝森林,到一定階段后,除撫育性采伐外,不再有經營性采伐。 “用于生產經營的木材少了,竹子便迎來了發展機遇。”永安市林業局高級工程師黎錄松介紹,永安現有竹山面積超過100萬畝,而且竹子一般3年就可成材采伐。比起成材期超過10年的樹木,竹子更經濟,也更環保。 作為“中國竹子之鄉”,永安的竹子早已形成產業優勢。如在竹工程材料方面,永安所生產的建筑模板、橋梁板等每年共有18萬立方米的產能,產值達12億元,這在全國縣級地區位居前列。 但是,這些已有的竹產業優勢,還不足以承接突如其來的發展機遇。 據黎錄松介紹,中國家具一年的銷售總額約2萬億元,但約99.5%的份額都被木、皮等質地的家具占據,竹家具只占100億元份額不到。這一方面是因為大眾對家具材料的固有觀念所致,另一方面,由于受限于生產工藝,竹家具生產成本很高,銷量難以提升。 “竹子是空心的,做家具前需要二十幾道工序才能加工成板材,一立方米竹板材成本價高達六七千元,做成家具后價格只會更高。”黎錄松說,想要“以竹代木、以竹代鋼,以竹代皮”,進一步提升竹家具的市場占有率,急需提高生產工藝,節約成本。 此外,竹產業人才的短缺,也成為永安竹子抓住新機遇的阻礙。 “不僅竹家具,竹產業中還有很多文章可作。如竹筍的筍殼中含有一種酶,可用于食品、生物等行業。但由于缺乏提煉技術,竹產業中這些高科技含量的寶貝,只能被當作廢品扔掉。”黎錄松說,由于缺乏人才和相關技術,目前永安的高科技、深加工竹產品幾乎沒有。“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倡導綠色、環保的今天,對于樹木森林的保護確實為竹產業帶來了機遇。可是,面對機遇,我們的竹子還急需技術、人才等硬件因素,唯有轉型升級,才能抓住發展新機遇。” |
- 2014-03-12永安:“半邊天”里走出的“草根合唱團”
- 2014-03-12永安:醫改惠民實打實
- 2014-03-05永安志愿者拗九粥節慰問福利院老人
- 2014-03-05永安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工程”側記
- 2014-03-04永安為摩托車設置專用“等待區”
- 2014-03-03智勝化工:能量系統優化工程投入運行
- 2014-03-03永安:草莓基地引客來
- 2014-02-28永安燕南派出所抓獲盜竊手機的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