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俯首聽民意 躬身解民憂
●本報大田記者站 張知松 鄭宗棲 “又有9名干部、2個單位工作不力被通報,這回城市環境整治可是動真格了!”3月17日,大田縣發出了城市環境整治第六號通報,在《大田新聞網》、縣電視臺播放,并“曬”出督查組拍攝的一些地方亂搭亂建、占道亂堆放等現象。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征詢群眾意見中,縣領導多次接到群眾反映縣城存在的“臟亂差”問題,為此,他們立聞立改,馬上展開城市環境專項治理,下“猛藥”進行整治,凈化、綠化、美化、亮化同步實施,拆除、清理、管理同步到位,讓市容實現完美“蝶變”。縣里組建4個督查組進行巡查,曝光了化糞池破損無人管理等問題,清理衛生死角135處,溫鎮村、石牌鎮、福塘村等地30處違法建房被依法拆除。 過去,違章搭建的豬圈、雞棚、鴨舍隱藏于小巷之間,常常散發出難聞的臭味,周邊居民怨言不少。縣里多次組織人員拆除這些違建,如今,臭氣沒了,居民也感到舒心了。 春節前,大田縣結合開展“送溫暖”活動先行一步,把教育實踐活動政策宣傳送到千家萬戶,共發放征求意見表8500多份。春節后,集中利用一周時間,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五到一線”摸實情、辦實事、促發展活動,以項目推進到一線、矛盾化解到一線、幫扶濟困到一線、富民強村到一線和政策宣傳到一線等“五到一線”為載體,通過走訪座談、專題調研等方式,已摸排出重點項目推進、群眾增收致富、社會治安維穩、民生項目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和建議160多條,并收集梳理建立臺賬,任務分解到人,明確完成時限。 上月初,大田縣委主要領導深入掛鉤的上京鎮了解社情民意,得知鎮里正為中學、小學、幼兒園整體搬遷項目的資金短缺而發愁,馬上來到施工現場,一一了解存在困難,與同行的發改等部門協商,將其列入縣里2014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并協助化解資金等困難。壓在上京中學校長吳成本心頭上那塊“石頭”,終于落了下來,今年9月學校可望迎來“喬遷”之喜。 針對去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情況,縣里開展了“下基層、進企業、解難題、促發展”活動,縣處級領導帶頭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幫助企業理清發展思路,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發展中遇到的融資、用工、用地等突出問題,全縣各級各部門共為企業發展解決難題300余個,幫助企業融資3.85億元。 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縣里按照優先安排、邊查邊改的原則,制定整改時間表,組織力量攻堅克難,辦好利民惠民實事。2013年籌集資金8.1億元,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54項,一批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難點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縣里在鄉鎮黨員干部中組織開展了以“寫好一本民情日記、發放一張民心卡片、交好一份滿意答卷”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一”作風建設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到群眾反映問題最多的基層調查研究,到矛盾最集中的地方破解難題,到最落后偏遠的村組體察民情。據統計,該活動去年為民辦實事420多件,幫扶困難群眾1.3萬余人,幫扶資金360余萬元。 該縣對作風頑疾堅持立查立改,以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采取查工作紀律、查服務態度、查工作質量、查工作職責的“四查”辦法,對黨員干部隊伍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自查,并制定出臺了《機關干部作風行為規范“十不準”》,對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慵懶散拖”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先后開展督查行動30余次,對40個單位存在的干部職工違反“十不準”問題進行督查通報。 |
- 2014-03-19龍巖學院校領導赴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參觀學習
- 2014-03-19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掛鉤結對“活水”來
- 2014-03-18三明市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熱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2014-03-18“家訪”式服務拉近干群距離
- 2014-03-18于偉國到龍巖調研指導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