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們被氣象儀器吸引

氣象觀測員講解雨量傳感器測量方法
東南網三明10月29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羅倩)“雨量傳感器能測出雨量,地面溫度表能測出地面的溫度,風向標能告訴我們今天的風向……”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這些氣象儀器吸引住了。
10月28日,福建省三明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迎來了50余名中學生,他們親身體驗,探尋氣象“風云變幻”的奧秘,開啟了為期一周的科技文體周社會實踐活動。
“臺風是怎么形成的?”“溫度是如何觀測的?”觀測場里,孩子們望著形狀各異的氣象觀測儀器,不時地向氣象觀測員詢問。
氣象觀測員向學生們耐心地介紹了氣溫、濕度、降水、蒸發、日照、風向風速等各種氣象觀測設備的用途、功能和特性,以及“觀云識天”的基本常識、氣象災害防御知識等,同學們看得入神學得起勁。觀測員生動有趣的講解激發了同學們濃厚的求知欲,他們認真做著筆記,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氣象問題。走進天氣會商室,幾臺顯示著不同數據圖譜的電腦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上面顯示著衛星云圖、天氣圖、氣象視頻監控、自動站氣象數據等各種氣象資料。氣象觀測員介紹,天氣預報就是通過各種設備獲取的天氣信息資料進行分析、會商,得出的預報結論。

觀測員在天氣預報會商室講解

氣象觀測員講解日照計測量方法
通過參觀和學習,孩子們對氣象有了初步的感知,增長了對氣象的興趣。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生活的能力。 “以后我一定要多學習有關氣象方面的書籍和知識,充實課外生活,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去。”陳毅麟同學開心的說。
近年來,三明市氣象局始終把宣傳氣象、普及防災減災知識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利用世界氣象日、防災減災日、全國科普日等節日,組織豐富多樣的氣象宣傳活動,從而讓更多的人走近氣象,了解氣象。期間,氣象工作人員還向學生們發放了氣象科普讀物等書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