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漁業帶民致富 擎起福建省內陸淡水養殖大旗
2016-03-15 15:39:28余瑞清 王火亮 鄧文桂?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技術提升帶動清流漁業大發展 在滄龍村養殖場,記者見到一口與眾不同的魚塘,安裝了一套先進的循環水生態養殖設備,魚群在人為制造的急流水中奮勇逆流而上。黃文華介紹,這套循環水生態養殖系統是引進的新技術,將多種生物修復技術與池塘改造手段相結合,開放式流水或微流水,營造人工濕地,利用能凈化水體的生物來達到生態凈水目的,是一種效益與生態和諧統一的新型養殖模式。滄龍村的這套系統是福建省引進的第一套。在滄龍村的成功試驗表明,這套系統不但可以增加產量,還能明顯降低養殖成本,尤為重要的是魚的品質大大提升,市場售價每斤要高出傳統養殖的1元。 滄龍標準化魚池 這是清流漁業新技術推廣的一個例子。清流縣主管農業的副縣長江勇說,清流漁業要做到提升、提質、提效,最重要就是要進行新技術的推廣。江勇介紹,清流縣在被納入第一輪(2008年-2010年)現代漁業縣前,養殖基礎設施差,產量低,效益差。通過實施現代漁業項目建設,單產從2007年的620公斤提高到2015年的1090公斤,全縣1.4萬畝池塘和14萬平方米工廠化養殖面積年可增加水產品產量1萬多噸,增加產值2億元以上;養殖成本也降低,每畝增加產值4000元,每畝增加利潤1000元,養殖效益明顯提高了。 標準化池塘改造 據介紹,近幾年,清流漁業新技術得到廣泛的推廣。比較重要的就有池塘高效養殖技術、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養殖水體在線監測等漁業新技術,大大提高了養殖產量和效益。同時新機械、新飼料等也得到大力推廣。清流縣還積極開展與科研院校(所)的合作,開展養殖水環境監測和病害防治等技術,切實保護好漁業生態環境和養殖水環境,確保水產品的質量安全。 不僅如此,清流漁業名優水產品養殖發展迅速。福建清流俊業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吳祖強總經理告訴記者,清流的水質非常適合鰻魚養殖,企業在清流的工廠化鰻魚養殖已經初具規模。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看到清流鰻魚養殖的潛力,紛紛前來投資。據介紹,目前清流的鰻魚養殖總量達到了三明市的一半以上,全縣鰻魚養殖1000多萬尾,平均年產量達2500-3000噸。吳總表示,隨著清流全縣鰻魚養殖產量的逐步提升,已經在著手考慮深加工企業的建設了。其實,不僅鰻魚,清流在九龍湖白刀、鱖魚、異育銀鯽、黃金鯽、叉尾鮰、團頭魴、鱘魚等名優水產品的養殖產量也快速增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