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一村莊點對點幫扶脫困 已脫貧15戶
2016-05-21 11:02:56吳火招?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5月18日,在清流縣嵩口鎮滄龍漁業專業合作社的循環流水養殖池內,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拉網收魚,等在旁邊的江西客商,需要馬上收購1000公斤鯉魚。 ?在池里忙著收魚的陳志榮臉上洋溢著喜悅。作為合作社的成員,他從原來的6畝魚塘,發展到現在的60多畝,年收入從1萬多元增加到現在的10多萬元。他的脫貧致富,離不開村里點對點的幫扶。去年,陳志榮還得到了村民的支持,當選為第一村民小組組長,并成為村里精準扶貧領導小組的組員,將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其他貧困村民脫貧。 ?滄龍村的點對點扶貧,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滄龍漁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9月,通過“六統一”幫扶會員,包括統一魚苗、統一飼料、統一注射疫苗、統一水環境監測、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并在日常中及時發布市場行情,聘請省市專家進行技術指導。 ?陳志仁作為合作社里的養殖大戶,具有資金、技術、設備和信息方面優勢。為發揮漁業組織的幫扶作用,陳志仁結對陳志榮,把困難群眾凝聚到產業發展中來,實現以產業凝聚群眾,以產業致富群眾,按照點對點的模式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之前6畝多的魚塘,由于規模小、設施落后、養殖技術差,收入低,只能勉強養家。妻子常年有病在身,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孩子又都還在上學,那幾年連孩子的學費都要外借。”陳志榮說起以前的苦日子,心中不免泛酸,但自從和陳志仁點對點結對后,境況悄悄起了變化。 ?合作以陳志仁出資金和技術,陳志榮出勞力為主,經過多年的傳、幫、帶,陳志榮有了養殖技術和魚塘管理能力,又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加上合作社的聯保貸款,2011年陳志榮單獨承包了這60多畝魚塘,經過幾年的穩步發展,現在的年收入已有10多萬元。 ?村里另一個貧困戶馬思書也是自家魚塘面積小,收入低,沒有資金進行下一步的發展。與他點對點幫扶的是村支書陳志明。馬思書有一定的養魚技術,但是精力有限,陳志明便引薦他到村里的一家鰻魚廠幫忙,每個月收入有3000多元,這樣讓原本只有1萬元年收入的馬思書,一下子增加了可靠的收入來源,逐漸脫離貧困。 ?“我們村主要以漁業為產業進行點對點幫扶脫貧。除此之外,根據脫貧對象的實際情況,我們還有毛竹、油茶、苗木等方面的點對點脫貧措施,現在全村24戶貧困戶,通過點對點幫扶脫困,已脫貧15戶。”陳志明告訴記者。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