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一村民山區養殖石蛙 年純收入超30萬元
2016-06-23 11:45:17賴全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王嬌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寧化嘉燁生態家庭農場地處方田鄉村頭村,距城20多公里,村民羅國城利用山區自然優勢養殖石蛙,致富不忘眾鄉親,這在當地一度傳為佳話。 ?石蛙學名棘胸蛙,又名石雞、棘蛙、石蛤蟆等,屬兩棲類蛙科動物,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清涼滋補,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清熱解毒、滋補強身、養陰潤肺等功能,歷來深受消費者青睞。 ?2011年1月,羅國城投資30多萬元,建設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寧化嘉燁生態家庭農場”,其中石蛙養殖場占地450平方米,建有繁殖池、石蛙養殖池、黃粉蟲繁殖間。羅國城先后引進石蛙種娃230對,優先吸納5戶貧困家庭入股或進場務工。2012年,他投入80余萬元,種植高產油茶315畝,去年就已采收油茶600多公斤。 ?石蛙喜歡住在陰涼、潮濕的石穴中,要求水流充足,水質好。羅國城將山泉水引到養殖池,并用木板蓋住水槽,供石蛙安居。石蛙卵常產于水流平緩淺水處,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他在繁殖池中放入薄薄的大瓷磚,讓石蛙將卵產在上面,并在池內投入大量碎石,讓蝌蚪在其中長成幼蛙,再轉入養殖池放養。 ?經過多年摸索,羅國城掌握了石蛙的生活習性,人工繁殖蚯蚓和黃粉蟲養殖石蛙,大大節省了開支。現在,養殖場有石蛙3萬余只,按市價每公斤石蛙200—240元計算,年純收入超過30萬元。除一戶因病致貧外,其余4戶合伙的貧困家庭已脫貧。 ?近日,羅國城又投入50多萬元,整修進山公路,種植有機蔬菜20畝,擴大石蛙養殖規模,并優先安排2戶貧困家庭進場專門養殖黃粉蟲和蚯蚓。 ?“明年有望全面完成農場建設項目,屆時可解決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助力50余戶貧困家庭脫貧。”羅國城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