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央紅軍村” 荷山村的紅色往事
2016-07-27 10:12:53肖首洲 樂小麗 胡俊?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紅軍醫院 在荷山村紅軍醫院遺址,一堵重建的墻磚上,依稀還可以看見“紅軍醫院”4個字。 陳秉火介紹說,當年這是村里的一戶大戶人家,出過秀才。紅軍到村里后,房子就騰出來做為紅軍總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約874平方米。中央紅軍東方軍解放沙縣縣城時,將受傷的指戰員轉移到這里實施救治,最多收治過幾百號傷員。當地老百姓自發捐草藥,幫忙運送、護理傷員。 村婦女主任黃布英,9歲就到荷山村當童養媳。她告訴記者,聽老輩人講,有時醫院傷員安排不下,傷較輕的紅軍戰士就躺在醫院附近的伙房里,滿地都是。 紅軍的伙房也被修復后保留下來,村民稱之為“紅軍食堂”。黃布英介紹,紅軍食堂共16個鍋灶,當年村民主動捐糧捐物,為紅軍提供堅實的后勤保障。 荷山村民陳能茂一直和紅軍保持密切聯系。1929年,他引進中共沙縣特別支部到荷山開展秘密活動,1931年協助紅軍到荷山建立秘密基地。 1934年,紅軍中央軍進駐荷山,陳能茂主動將自家房子提供出來,作為紅軍的造幣所。紅軍在這里制造蘇區貨幣,為根據地的鞏固與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紅軍幣也在當地流通使用。7個月后,紅軍撤離荷山,為免去老百姓的后顧之憂,以1:1的比例用銀元兌換老百姓手中的紅軍幣。 ★紅軍墓 在荷山村,至今保留有兩座紅軍墓。其中一座位于荷山村后登山“狗咬梨”樹下,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由墓坪、墓臺、墓碑、圍垅、扶手等組成,四周草木蔥蘢,墓地干凈整潔。 一路跟隨著我們采訪的陳能清老人,一到紅軍墓前,就激動地一邊比劃一邊說著當年的故事,瞬間紅了眼眶。 陳能清說,當年上萬名紅軍經過激戰,當場犧牲的和經醫院救治無效犧牲的人數達1000多人,很多紅軍連名字都沒有留下。老百姓自發地將自家的棺材捐獻出來,安葬這些犧牲的紅軍。 陳能清老人告訴記者,犧牲的紅軍戰士太多了,有的有棺材,有的僅僅用木板遮蓋一下。墓地空間有限,有的橫著放,有的豎著放,層層疊疊,就為了可以多安葬幾個人。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