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探尋三明千年古村落——將樂良地村
2017-02-09 16:44:32肖曉敏?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盧金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古老的建筑 東南網三明2月9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將樂縣萬全鄉良地村自梁姓始祖于北宋年間開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古村落地處將樂、泰寧兩縣交界處,驅車翻越十幾個彎道,一路爬坡半個多小時,眼前豁然開朗,一個田園詩畫般的村落映入眼簾,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古老的建筑 感受古建筑群歷史魅力 2014年,良地村被國家住建部、文物局公布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良地古建筑群屬明清宅第民居類建筑,主要由文武廟、梁氏宗祠、緒延厝、月山公屋、冠群谷倉和水尾木廊橋等六處保存完好的鄉土建筑組成,保存至今的古建筑達23座。良地古建筑群,既是良地這一山地古村落景觀建筑的核心組成與精華所在,也是閩西北客家鄉土建筑的完美展現。 水尾木廊橋 進入良地村,要走過水尾木廊橋,一座百年老橋,橫跨良地溪,廊橋中集中建有六個神龕,一個集靈宮,供奉如來、真武帝、媽祖、許真人、蕭公尊王、本坊土地福德神,在福建地區十分罕見。 曲折的石板路、斑駁的城墻、精美的雕刻……在建筑里,你可以感受到歷史的痕跡,陽光下聊天的老人,村頭嬉鬧的孩童……村民生活的場景與古老建筑相襯。 文武廟 據說,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設計團隊來良地找靈感,看到文武廟的門樓,深受懸山頂七跳如意斗拱造型的啟發。文武廟內供奉有孔子和關公的神像,古時候,進京趕考的人都路過這里都要在這里拜一下。 良地村散落著十幾座糧倉 良地村散落著十幾座糧倉。不同于官方的常平倉,它是古代罕見的家族糧倉。為防止家居起火而糧物同毀,良地的村民把谷倉與住房分離,。這些谷倉或獨立,或成群,倉前都壘石填土筑造平臺,用以曬谷,有的谷倉甚至建有院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