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區第二供水工程成功試運行
2017-04-21 10:19:17林芳芳 余萬榕?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原水流入下洋水廠前池。 與東牙溪水庫原水順利切換 “此次試運行的一個關鍵點和難點便是和生產的銜接。”恒源供水公司副總經理俞小軍主要負責市區第二供水工程技術施工管理,她介紹,2016年6月引水系統貫通后,已引薯沙溪水庫的原水進入下洋水廠進行測試。但此次試運行難度加大,要對原水進行切換,即逐步減少東牙溪水庫供水量,同時增加薯沙溪水供水量。 原水切換中,需確保市區居民正常用水,因此,看起來簡單的“一增一減”并不容易。 按照試運行方案,15日,東牙溪水和薯沙溪水在下洋水廠前池開始逐步切換。 目前,市區用水量平均為10萬噸/日,簡單而言,每小時進入水廠的水量需要為4200m3。15日,薯沙溪水流量每小時已經達到3200m3,但還有1000m3的空檔。“試運行既要滿足工程檢測又要確保市區用水安全,我們在薯沙溪水流量達到4200m3/h前進行試切換,同時引薯沙溪水和東牙溪水,這更需要我們精確控制水量、水壓,所以我們在操作中是1厘米、1厘米控制。”恒源供水公司生產設備部經理吳傳勝介紹。 17日上午11點多,切換全面成功,市區全部居民嘗到了薯沙溪水。 原水流入東牙溪前池隧道進口。 水質達標市民嘗到了薯沙溪水 “你現在喝的就是薯沙溪水,放心喝,全部達標。”18日下午,記者在恒源供水公司水質監測部采訪時,部門經理卓德升給記者倒了一杯水。他坦言,此次試運行的另一個難點就是“保證水質”。 “薯沙溪為地表水Ⅱ類水源,水質較好。另外,在試運行前我們已經對隧道里的裂隙水進行采樣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水質完全符合國標,可以同薯沙溪水一同進入生產系統。但新建工程不可避免地帶有泥漿等雜質。”卓德升說,原水水質一定要達到生產標準,才能進入下洋水廠。按照相關規定,原水進入下洋水廠的生產標準中對PH值的要求是要控制在6-9,而濁度要在可處理范圍內。 “項目試運行到第三天,經過兩天的排放,原水再經過我們做的攪拌試驗,已在我們可處理的范圍內,完全可以進入生產系統,我們將出廠水濁度處理到0.5度以下,并且其他指標全部符合國家標準。”卓德升說。 “試運行成功,意味著我們市區形成了多水源供水系統,對于解決市區飲用水源單一、安全可靠性不足,滿足城市發展供水需求都有重要意義。接下來,我們將總結一下此次試運行的經驗,為城市應急供水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俞小軍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