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潘月霞6年繡巨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2017-05-03 09:46:55丁麗萍?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十字繡《清明上河圖》 長達22米、寬0.8米、重約10公斤,畫面里共有684個各色人物,96頭牛、騾、驢等牲畜,122座房舍,8頂轎子,25只舟船,124棵樹木,共運用48種不同彩線…… 將樂縣的潘月霞6年時間一針一線,終于繡成巨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這件鴻篇巨制栩栩如生,贏得居民的連連稱贊。 觸電十字繡 潘月霞今年52歲。她有一顆愛女紅的心,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穿針引線,少女時她便心靈手巧,愛好十字繡。上世紀九十年代下崗待業時,她對手工刺繡的熱愛更是達到了癡迷程度。 4月24日,記者來到潘月霞家中,寬敞明亮的房間里,到處是繡制十字繡所用的針線和繡布,墻上掛著許多幅裝裱精美的十字繡作品。 潘月霞說,27年前,她在街頭看到有人刺繡,覺得很有趣,便買了刺繡圖案回去學習。但因為針腳不熟練,順序全繡亂了,看起來很不平整。她便向有刺繡經驗的人請教,有機會還學習上網和別人討論。再繡時,壓針朝一個方向運行,繡出的作品平整多了。就這樣,潘月霞迷上了十字繡。久而久之,她不滿足于小幅的十字繡,便開始挑戰大畫幅的十字繡作品。 一針一線寄托文化的情懷 6年完成巨幅繡品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不朽杰作,生動再現了北宋時期汴京的繁榮景象,由于畫幅巨大,很多十字繡愛好者望而卻步。 2011年,潘月霞買刺繡圖案時,看到一副長22米、寬0.8米的《清明上河圖》純棉材料畫,不由怦然心動,花了約1萬元買下試著繡繡,想挑戰自己。 買回圖案后,潘月霞就像“走火入魔”似的,沒日沒夜地繡,有時候甚至繡到深夜2時多。 不同于其它十字繡,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所用的白布上,沒有提前打草圖。潘月霞按照圖紙,在布上打好格子,再根據格子,用相應顏色的線,一點點地繡。 “繡十字繡最考驗的就是人的耐心和毅力。”潘月霞介紹說,這幅《清明上河圖》是她的十字繡作品中畫幅最大,也是畫面最精細繁瑣之處,共用了5公斤繡線,采用挑針及平針兩種繡法,翻看繡圖14本,耗時6年終于完成。繡圖背面運用藏線的手法處理,見不到一絲一縷雜線。 6年來,潘月霞用了100多根繡針,被針扎到手是常有的事。有時自己繡到入迷,一繡就是六七個小時,等到發覺時往往夜已經深了,手已經打不了彎,頭也抬不起來。“有一段時間頸椎疼得動不了,但看看已經完成了一半的繡圖,真是打心底里喜歡,實在舍不得放棄。”潘月霞說。 出于對十字繡的喜愛,潘月霞堅持不懈地每日完善著這幅《清明上河圖》。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3月她完成了這幅壯觀的作品。潘月霞說,自己喜愛十字繡,這能使自己心境平和。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推廣這項工藝,讓更多人感受到十字繡獨特的魅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