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全域旅游"發展之路:不收門票的旅游怎么搞
2017-05-05 09:22:55趙鵬 林蔚?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尤溪聯合梯田綠韻 “眉毛丘,斗笠丘,青蛙一跳過山丘。”閩中尤溪縣聯合鄉的梯田田埂上,新翻的泥土散發著芬芳,層層疊疊依山而建的稻田綿延悠遠。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福建全省地貌的特征,尤溪恰是其縮影。 第一產業曾是尤溪“招牌”,第二產業原是尤溪支柱,但其兩者的發展空間目前已變得非常有限。尤溪的發展出路何在?可用的資源就是好山好水,以及宋代大儒朱熹出生之地。發展旅游業被寄予厚望。 相比同樣在打“朱子文化旅游牌”的閩北兩座城市:武夷山市(朱熹在此生活50年)和建陽市(朱熹講學的考亭書院在此),尤溪并不樂觀。拿2013年數據相比,閩北兩市游客、旅游收入分別為超過700萬人次、110億元和150萬人次、超過10億元。而尤溪不到30萬人次和不足3億元收入。其中差距,顯而易見。去年,福建省開展“全域旅游”建設,尤溪成為其中第二批試點單位。一個全新的思路,也在這里慢慢成型…… 家在景區咋吃旅游飯 國家旅游局在2016年初明確提出將旅游發展模式由“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但尤溪的“全域旅游”探索早在此前就已開始,而且是以“不收門票”的方式起步的。 “不是不想收,是真收不到。”尤溪縣聯合鄉黨委書記詹明昭一臉無奈。除了朱子故居外,尤溪最出名的景點當屬“聯合鄉梯田”。這一美景被譽為“世界十大梯田和中國五大魅力梯田之一”。攝影旅游興起后,更是名聲鵲起、游客紛至沓來。2014年詹明昭也曾找到過一家旅游公司來幫助開發,結果對方轉了一圈后,一句話就把他給問住了:“你這梯田滿山滿谷都是,我連個設門檻收門票的地方都沒有,怎么搞旅游?”再一深想,“就算收門票,能幫助群眾新增致富門路嗎?” 尤溪目前唯一的國家4A景區朱子文化園,從2013年6月動工至今,已完成了總投資7.58億元當中的5.2億元,政府卻一分門票錢沒收過。可這個項目卻極大促進了周邊商業街區、商業地產、城市建設、水利道路等方方面面的改善和提升。“所以我們就想,發展‘不要門票’的旅游,是不是也可以一樣獲得綜合效益呢?” 從“景點旅游”到“不要門票的旅游”,尤溪開始重新反思究竟何謂“全域”——尤溪是福建省面積第二大縣,除了朱子故里外,還有152座名山、中國傳統古村落、土堡、銀杏林等豐富的旅游資源散落在3463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幾乎處處是景、步步為觀。“既然‘我家在景區’,又何必大拆大建、圍墻造景?既然‘我家在景區’,何不從‘賣風景’轉為‘賣文化’呢?”尤溪縣委書記楊永生贊同詹明昭的思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