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民居該怎樣繃緊“抗震設防”之弦
2017-05-10 09:38:36林芳芳 盧素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圖文并茂的《農村民居抗震設防指南》指導性強 ■三明:安全農村民居建設在行動 過去十多年里,莘口鎮的羅尚平一家四口常年居住在格氏栲山腳下的土木結構房子里。說起那時自建房,羅尚平現在想起來倒有點后怕,建筑工人就是本村稍有建筑手藝的親友,而墻體材料主要是竹條、粘土,從來沒想過是否符合抗震標準?!安慌履阈Γ覀儞耐咂伙L吹落,還在屋頂上壓了不少磚塊?!绷_尚平說。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民居房屋結構也由土坯或土木結構逐漸改為磚混結構、框架結構,但農民自建房大多數屬個人家庭行為,使用簡易建材,自己雇用無資質的農民施工隊,工匠技能參差不齊,建房過程憑經驗或直覺,有的甚至連施工圖紙都看不懂,留下不少安全隱患。 為提高農村工匠建筑水平,根據省上統一安排,2015年我市開始實施農村建筑工匠培訓考核工作,培訓合格后,參訓人員可以獲得福建省農村建筑工匠培訓考核合格證書。兩年來,市建設系統培訓教育中心共為2236名農村建筑工匠進行培訓。2016年,培訓工作還新增了等級評定,在參加培訓的1089人中,有43人被評定為初級、387人被評定為中級、659人被評定為高級。 莘口鎮的鄧承閣就是在2016年的培訓中被評定為“福建省農村建筑高級工匠”?!按蟾盼辶昵鞍桑透謇锏睦蠋煾祵W泥水,2016年,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培訓,雖然培訓時間不長,但是感覺還是很有好處的,比如沙子和水泥的比例,我們之前都是憑經驗,去培訓才知道有那些標準,按照標準配出來的,質量是不一樣?!编嚦虚w說。 市住建局副調研員廖文福說,除了農村建筑工匠培訓,近年來,我市還在多方面不斷推進農居建設質量安全的監管和服務。例如,建房過程中鄉鎮建設主管部門按照“三到場”原則監督管理,即受理村民規劃建設和用地申請后,到現場勘測,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并配合國土部門繪制住宅用地規劃紅線圖;住宅用地和建設許可經依法批準后,與國土部門到實地放樣定界;村民住宅建成后,會同國土部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照批準的面積、界址、用途和其他規劃條件要求使用土地和建設,確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實施到位。 李敏介紹,農居工程是一項科學的社會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民生民心工程,近年來,市地震局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推進農居安全工程,一方面,明確各地抗震設防要求,聯合有關部門下發文件,嚴格執行地震動參數區劃圖,重視和加強農村民居的抗震設防。另一方面,加強宣傳引導,采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強化對農村地區和農民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充分發揮鄉鎮防震減災助理員的作用,堅持在科技“三下鄉”和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六進”活動中,深入鄉村進行宣傳,編印《農村民居抗震設防指南》、《農村民居抗震圖集》等宣傳手冊,積極引導農民建設安全農居。 記者手記 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結合“村鎮住宅小區建設”、“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災區重建工程”、“庫區移民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等,著力推進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農村民居不設防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農村民居抗震設防工作仍然任重道遠,期待大家共同努力。(圖片由市地震局提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