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建寧農民靠快速“打田”脫了貧
2017-05-12 09:19:53?來源:福建新聞聯播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進入五月份,正是春播春種的好日子。拔秧,挑秧,打田,而打田是這里面最需要力氣的活了。那么,聯播君考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有十畝地,你一個人“打田”要多少天? 怎么也得四五天吧?錯!只要一天! 你可能就要說了:聯播君你不懂農活,十畝地都快有1個足球場那么大了,力氣活不說而且還是一個人勞作,怎么可能一天? 聯播君默默的回答你,是你不懂在建寧生活的農民。 建寧縣是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共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900多戶將近5500人。如何對這些貧困戶進行精準扶貧,是當地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不過,扶貧任務重,單純依靠政府的力量還不夠,建寧縣近年來一直在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那就是發揮全縣多種多樣的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主觀積極性,參與到扶貧工作中,提高扶貧效率。 就拿溪口鎮來說吧,這里的貧困戶能享受到低于市場價的農機服務,得益于當地政府將100萬的財政扶貧資金折算成股份,登記到貧困村、貧困戶的名下,入股到閩贛省際農機專業合作社,既壯大了合作社作業能力,還可以為貧困戶提供優惠服務,最后,年終分紅時,貧困戶們還能按照折算股份的比例參與分紅。 比如,你是種有十畝水稻的貧困戶,就能低于市場價的農機服務。春天播種,秋天結賬,每畝農機服務總價在七八百塊錢左右,二十畝的總量總價差不多是一萬五千元。算下來,打田等等農活可以省三千多,一年可以多擁有四千元收入。 如今,在建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精準扶貧的工作方式,已經形成了一個政府主導,新型經營主體參與,貧困戶受益的聯動機制。為老百姓脫貧貢獻了力量,也為福建省其它地方提供了好的扶貧經驗。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