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小萵苣”做成“大產業”
2017-06-01 09:41:05陳莉莉 林 欣?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農民在采收飛橋萵苣。 本報訊 在永安市燕北街道飛橋村,一棟棟三四層的小洋樓拔地而起。這里的村民靠著種萵苣、賣萵苣,蓋起了新房,一些人還開上了小車。事實上,在燕北街道的培育和推廣下,飛橋萵苣不僅富了飛橋村民,還成為永安農民增收的一大特色產業,甚至“飛種”大江南北,帶動了省外農民致富。 “早在上世紀90年代,飛橋村民就利用秋冬季農閑田地,培育種植‘飛橋萵苣’。因其口感好、產量高,受到市場青睞。”燕北街道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主任馮大興介紹說,街道還借力農業部門,努力突破“種子關”,對種子進行提純復壯,選育出高產抗病的優良品種,總結種植技術經驗,做好培訓推廣,確保飛橋萵苣品質。 同時,燕北街道加大對飛橋萵苣產業扶持力度,指導成立了永安市興龍飛橋萵苣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訂單農業,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早些年,萵苣行情最好的時候,村民一年種兩季都供不應求,畝產值最高時可達1萬元左右。”飛橋村書記鄧天淼坦言。 隨后,永安在全市推廣種植飛橋萵苣,燕北街道組織了一批又一批的種植能手,奔赴永安各鄉鎮“傳經送寶”,做大做強這一特色產業。2007年,“飛橋萵苣”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品牌效應突顯。至去年底,永安萵苣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 小萵苣“飛”出大天地。2008年以后,種植能手們開始走出福建,讓“飛橋萵苣”在省外“生根發芽”,遍布江西、廣東、廣西、浙江等地,目前已帶動省內外種植40萬畝。 俞江衛就是“走出去”的一員。2011年,他在廣西當地農業部門的力邀下,將“飛橋萵苣”優質品種和技術帶到了廣西省防城港市、上思縣,種植面積從200畝擴大到如今2000畝。他還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了當地5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