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花卉產業美麗“蝶變”
2017-06-07 09:50:13吳火招?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清流縣擁有花卉種植面積12937畝,是海西最大的鮮切花基地,2014年“清流鮮切花”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作為“福建省鮮切花之鄉”,清流縣花卉種植已帶動全縣3450多戶農戶參與生產經營,直接相關從業人員15580多人,從業人員人均純收入達2.3萬元以上,實現年產值3.2億元。 從“小打小鬧”到規模種植,并發展成為年產值過3億元的特色產業,花卉這一“美麗產業”已成為清流縣的重要支柱產業。清流花卉產業如何通過轉型升級實現美麗“蝶變”?如何帶動更多人致富? “美麗產業”華麗升級 5月24日,記者走進花農鄭開紅的聚宏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基地內,眼前是平坦的花卉種植區,一條水泥路將種植區分成兩邊,一邊是整齊的智能溫控大棚,里面培育著北美冬青和花醉木等高檔花卉種苗;另一邊是連片的高標準連拱鋼架大棚,剛種下的非洲菊苗長勢正旺。 這位從2008年開始種植花卉的花農,從10畝地開始,擴種到20畝、50畝、300畝,再到現在的1000畝。近5年來的大規模種植,讓他的花卉產業從單純的鮮切花種植,發展成為融苗木生產、鮮切花種植、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 “基地規劃建設7個功能區:花卉核心區,主要以種植鮮切花為主,種植面積100畝以上;景觀魚溪區,利用現有的兩條山泉水小溪,建生態護岸,養景觀魚;200畝水果采摘區,設置四季皆宜的水果采摘模式;30畝垂釣區,養殖各種精品魚類;300畝精品山茶花觀光園;400畝名貴樹種種植園以及山泉水泳池等……”說起基地規劃,鄭開紅侃侃而談。 鄭開紅介紹,基地從今年開始投入,打算用5年時間,投資1億元,利用清流鮮切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依托當地優美的環境、良好的水質資源、多樣的山林資源,把基地打造成大型現代農業觀光園。轉型后,鄭開紅的收入不再僅是依靠鮮切花的種植和銷售,而是全縣花卉規模效應帶來產業轉型升級的紅利。 “清流花卉產業的華麗升級,得益于當地政府對花卉產業的鼓勵與支持?!鼻辶骺h林業局花卉辦主任江斌說。 江斌介紹,2003年前,清流縣里田鄉有個別農戶嘗試種植花卉,效益頗佳,引起縣里的關注。經過一番調研,清流人“嗅”到花卉產業的誘人前景:論自然稟賦,清流與“花卉王國”昆明處同一緯度,溫和濕潤,日照充足,且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花卉連片規模化種植;論市場,我省的鮮切花除了原有的羅源縣基地外,大多從外地引進;論效益,花卉年畝均產值可輕松過萬元。 于是,在政府引導下,清流這個貧困縣開始大面積引進非洲菊等鮮切花品種,大力發展花卉產業,縣里出臺鼓勵政策,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戶參與種植;2005年,引進省農科院黃宇翔教授,成立清流首個花卉組培中心——鴻翔農莊,實現鮮切花種苗自主研發,打破了我省鮮切花種苗依賴進口和省外調入的局面;2012年,引進云南春舞枝公司,在清流設立總部,成立福建春舞枝花卉公司,并在清流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花卉交易市場設立12580鮮花電子商務平臺、全球鮮花速遞網,清流花卉實現從傳統銷售模式向電子商務營銷的華麗升級。春舞枝公司與全球最大的鮮花銷售商開展戰略合作,可在24小時內把鮮花配送到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 短短5年內,清流的鮮切花產業得到飛躍成長,成為帶動當地農民致富的“美麗產業”。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專業合作社聯動以及農民的積極參與,清流花卉產業真正從一產向二產、三產發展,實現了“促一進二”“促一進三”,實現了美麗“蝶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