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禿頭山變成油茶園
2017-08-01 15:22:48賴全平?來源:寧化縣新聞中心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片山地有5000畝,預計今年畝產油茶500斤,畝產值1500多元,出油率8℅以上。”7月31日,由三明市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砥礪奮進的五年”三明市網絡媒體走基層B組記者走進寧化,石壁鎮陂下村油茶水保林示范片負責人杜秋生指著郁郁蔥蔥的油茶林,現場進行項目介紹。 寧化是全省22個水土流失重點縣之一。據2011年全省遙感普查,全縣水土流失面積52.8萬畝,占土地總面積14.62%,強度以上的流失面積達11.09萬畝,占流失面積21%;水土流失主要集中連片分布在西部的石壁、淮土、方田、濟村等4個鄉鎮,流失面積達30.9萬畝,占該區土地總面積的42.7%,并以紫色土水土流失面積大而集中、流失程度劇烈、治理難度大而聞名全省。?? 近年來,寧化圍繞“念好發展經、畫好山水畫”工作主題,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公司運作、大戶承包,土地流轉、農戶入股,單位包干、社會參與,全面封禁、分類治理,長效管護、惠及民生”的48字治理方針,推進規劃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油茶等經濟產業,喚回青山綠水,建設秀美山川。 ? 杜秋生的油茶水保林示范片地處石壁鎮陂下村、溪背村,原為荒山荒坡及嚴重水土流失地,屬標準的禿頭山。2013年,在寧化水保辦等部門的牽線搭橋下,福州客商杜秋生組建寧化厚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綠色、生態、環保”為主題,先后承包石壁、曹坊等鄉鎮1萬多畝荒山,積極種植油茶等經濟作物。 “經過多次考察,我發現寧化空氣清新,生態環境特別適應油茶的生長,同時當地政府對此非常支持,積極做好配套建設。”杜秋生坦承,寧化茶油知名度高,市場銷量大,在寧化種植油茶前景看好。 為防止水土流失,杜秋生采取外埂內溝修建水平梯田或隔坡梯田治理等措施,梯田內種植“贛無”系列等油茶新品種,并套種紫蘇、金花葵等林下經濟作物,梯埂、梯壁種植或保留本地多年生草等植物,園內配套建設路、溝、池等基礎設施,做到“水不下山,土不出田”,建設水土保持生態油茶園,實施開發性水土流失治理。 荒山變身油茶基地。杜秋生先后投資3600余萬元,在石壁、曹坊等鄉鎮種植油茶1.02萬畝,其中石壁鎮陂下村已完成投資2200萬元,建立5000畝水土保持生態油茶林示范基地。4年前,石壁鎮陂下村周邊還是一片禿頭山,屬水土流失重災區,如今荒山變成碩果累累的油茶園,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開辟了水土流失治理與油茶產業發展相結合、撬動民間資本參與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