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金腰帶”上綴明珠
2017-08-24 08:53:36?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生態建設成就美麗三明 “生態功能定位,一納入紅線,你就不能動。”提起水源保護,三明市環保局生態科科長周毅津說,這得益于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連續多年全省水質第一,最近3年,三明一共拿到了8.63億元的生態補償金。 推行“河長制”,三明換來了“河長治”。大田“易信曬河”,全省率先實時全覆蓋,入選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結束“九龍治水”新組建生態綜合執法局,也獲得第四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提名獎。 打造生態典范區,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發展理念,推動園區低碳化、生態化、循環化建設,把產業發展融入城市建設和生態建設全過程,三明生態新城被列為全國8個低碳城(鎮)試點之一。 截至去年底,泰寧成為全省首批國家生態縣,明溪、建寧、清流、將樂、沙縣通過國家生態縣考核驗收,永安、寧化、尤溪、大田4個省級生態縣(市)獲得命名。全市已有87.7%的鄉鎮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標準,88.1%的村達到市級以上生態村標準。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再顯成效,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做法成為全省樣本。沙縣大膽創新,對處于水源地的林子以及天然商品林,采取直接贖買和定向收儲辦法,并且列入重點生態公益林儲備庫,讓林權所有者享受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金。而對區位人工商品林,則采取“我補貼,你來改”的辦法,進行擇伐和補種。如今,林農更加珍愛自己的林子,林子真正成了“搖錢樹”。 青山綠水為底色,旅游迎來了發展好時機,三明建設清新福建生態旅游核心區、國家級康養度假基地、世界級丹霞旅游目的地和客家文化旅游中心,推進旅游產業全面發展,泰寧、尤溪、建寧等先后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