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發展的“尤溪樣本”
2017-08-31 10:42:09洪新瑜 蘇春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8月19日,農旅優品·桂峰驛站正式開業。這是尤溪縣利用“互聯網+旅游”,結合景區實體店O2O模式,為游客提供景點選擇、導游服務、餐飲住宿、特產購買、后勤支援等全鏈條服務,促進農特產品穩定、可靠上行的一個新舉措。 “尤溪縣電子商務工作圍繞‘培育打造縣域電商生態圈’目標,做好‘人’‘貨’‘流’三方面的工作。”尤溪縣電商辦主任陳光耀介紹,尤溪縣按照農村電商綜合示范“一中心六體系”建設要求,不斷融合一產、二產,全縣互聯網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態。目前,全縣共有電商企業134家,工商注冊個體43戶,從業人員2400人,納入正統網電商企業22家。至2016年底,全縣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7.98億元,網絡零售額5.21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縣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7.78億元,網絡零售額4.66億元,增幅分別為23.89%和30.53%。創建成效獲得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績效評價組的肯定,以87分的成績位列全省20個國家級農村電商綜合示范縣考評第一名。 人:“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我們是誰?尤溪電商人才孵化班!我們在干嘛?招學員!”8月17日,尤溪正誼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出2017尤溪電商人才孵化班第二期招募令。 “正誼主要做的就是培養‘賣東西的人’,截至目前,已在全縣舉辦初級、中級、高級、創業孵化等多層次電子商務實務培訓班47期4098人次,新增孵化50家小微電商企業和600多個活躍賣家,電商創業孵化率達82%以上。”尤溪正誼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苡甄介紹,公司是尤溪縣“電商孵化班”的指定培訓基地,2015年6月創立于尤溪電商產業園。公司聘請院校專家學者、法律維權顧問、創業技工能手和領軍企業人物組成創業導師團,為尤溪電子商務發展培訓了一大批“網軍”。 “推動電商發展,尤溪縣始終堅持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陳光耀介紹,尤溪制定出臺8個扶持電商發展的政策性文件,縣財政每年配套專項資金1200萬元,多元化催化電子商務發展。2014年12月,阿里“千縣萬村農村淘寶計劃”福建省首個項目在尤溪縣啟動;2015年尤溪閩中電子商務創業園投入試運營;同年,尤溪被列為國家級農村電商綜合示范縣。黨政部門、行業協會、第三方平臺、綜合運營商、電商服務商和電商企業各司其職,使電商產業園實現高效運作。 項目團隊做“專業的事”,圍繞尤溪縣“我家在景區”發展戰略,將電商頂層設計與經濟、城鎮建設、全域旅游等有機結合起來,創造適宜的社會環境、競爭環境、管理和服務環境。園區“綜合運營商”福建信邁科技集團當好“大管家”,做好頂層設計,引入龍頭企業,舉辦活動把整個產業園的氛圍營造起來。目前園區已經打造電商服務中心、IDC數據中心等8個中心,下半年還將打造“我家食堂”、“網紅直播中心”等,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幫創業者降低運營成本,走向成功。 園區管理有“管家”,“網軍”培訓有專家,“世紀之村”推進農村信息化,上海農易推動“互聯網+農業”、打造現代農業……目前,電商產業園已入駐電商企業92家,園區虹吸和集聚效益初顯。 貨:“我家”食材有“身份證” “‘貨’,就是園區里賣的商品,尤溪當地的農特產品、食材。但賣什么、怎么賣,才能賣得好、賣得貴、賣出知名度,賣出品牌,這就有講究了。”陳光耀說,“貨”主要取決于四個基本要素:標準、包裝、渠道和定價,而標準是前提和關鍵。 在碧葉馨茶葉有限公司,任意掃描一個包裝上的二維碼,隨即查詢到產品產地、生產過程、初加工、包裝、運輸等信息。“碧葉馨2015年就開始上傳農事記錄,是福建省首批加入農產品質量可溯源的企業,只要掃描可追溯標簽上的二維碼,全程農事操作記錄和農藥、肥料使用田間記錄檔案,都可以看到,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公司總經理陳瑩向我們介紹起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目前碧葉馨正著手規劃建設“質量安全可追溯+遠程監控系統+物聯網技術應用”的生態觀光茶園,全面提升茶葉品牌和質量。 陳光耀說,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是消費者購買農特產品時的首要考慮,實現食品各個生產環節的全流程信息化追溯,是尤溪農特產品生產標準化的第一步,也倒逼企業進一步規范生產經營。 尤溪縣以創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契機,推行“電商+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對農產品生產鏈、供應鏈、服務鏈、銷售鏈進行全鏈條整合,確立金柑、食用菌、茶葉、養殖、蔬菜等5個“農業物聯網+質量安全可追溯”示范基地,推進農產品可溯源監管和標準化生產。目前,全縣共有91家企業91個農產品實現全程可追溯,12家建成高標準示范點,并持續增加中。 人靠衣裝,貨靠“包裝”。尤溪縣結合“我家在景區”發展理念,積極開發農產品(食材)信息資料庫,新建農產品網貨集中展廳、倉儲配送中心和“我家農特”網貨批發中心,共完成102家農業經營主體生產情況信息歸集。由正誼文化建成“我家農特”O2O體驗批發中心,推出茗茶類、菌菇類、蔬果類等7大類60多種可常年供貨的“我家尤禮”產品,統一標準進行VI設計,供給電商孵化班學員;并開展“視覺尤溪·電商文創”活動,先后舉辦伴手禮包裝、綠竹筍營銷、定制茶品雙促、尤溪金柑網銷等系列創意營銷大賽,實現網貨上行標準化、電商創業大練兵和交易數據大積淀,培育出“金柑一姐”、“柑柑好”、“沈福門”、“金云富”等一批網商新品牌。 另一方面,堅持多平臺融合,拓寬銷售渠道。推進本地農產品與海都商城、高鐵特賣、上海菜管家等電商平臺協作,借助農村淘寶、新浪直播和媒體聯盟,先后開展農村淘寶——尋味中國年貨節、“金柑形象大使”評選等節目直播24期,共引發110家媒體聯盟四波次聚焦報道,吸引700多萬粉絲參與互動,讓“我家”食材被全國各地的群眾所認識、認購和認同。去年12月29日,與村淘開展“年貨節——尋味中國”節目直播,共吸引12多萬網民同步收看和參與互動,活動好評點贊共達33萬人次,當天直接帶動“我家”食材上行網銷100多萬元;尤溪金柑賣出了18粒19.9元的價格。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