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農:廈門金磚會晤唯一有機蔬菜供應商
2017-09-19 10:39:26?來源:尤溪新聞網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性誘捕器&太陽能滅蟲燈 做有機蔬菜,要求高,可借鑒的經驗也不多,沈佳公司也走了不少彎路。蛟中湖生態環境雖好,但因海拔上千米,雨霧多,蔬菜夏季要噴水通風,冬季要防寒抗凍,需要總結更好的技術和種植經驗。采用以生態調控為核心的病蟲害非化學類防控技術,防治病蟲害是個大難題,2014年基地曾因斜紋夜蛾爆發,有機蔬菜產量減半。盡管如此,公司堅決不用化學農藥,反復嘗試,如今從植保措施,到種子處理、培育壯苗、合理密植等種植過程,再到采收與加工等,已經形成一套獨有的有機蔬菜種植技術操作規程和產品質量管理體系。 沈佳公司致力用高科技農業設施的投入,做到產品“零”農殘,環境“零”污染,打造了城市的“綠色餐桌”。目前公司已投入1.2億元,其中洋中鎮的有機蔬菜基地投入已達4000萬元。基地可生產杭白菜、茄子、上海青等各類名特優蔬菜品種60多種,年產蔬菜2000多噸。 “有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很重要。”蔡寶介紹,公司在全國有技術人員60多名,其中專職技術人員15名,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技術人員8名。公司還組建專家顧問團隊,與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科院及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對接項目,開展“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方法融合應用等,并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保障有機蔬菜種植和品質。 同時,著力培訓一批有種植技術的工人。公司通過統一提供生產資料,統一技術和管理規程,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等方式,確保采用國際標準化的ISO9001管理模式、全程監控跟蹤,從源頭杜絕一切污染源進入餐桌。 眼下,公司還以低碳經濟、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的發展模式,發展雞、鴨、鵝和高山冷水魚等有機養殖。未來,還計劃開發有機中草藥、有機食用菌、有機涼茶、有機蔬菜(含凍干)系列產品深加工)等新項目。 營銷面向高端市場 2011年3月,沈佳公司種出的第一批有機蔬菜上市銷售,但結果很不理想。“那時候在市場上賣1斤2元沒人要。”蔡寶回憶,“我們一邊到處把菜送給別人試吃。剩下的直接留在基地喂雞、喂鴨。” 即便如此,蔡寶走高端市場的決心沒有變。他堅持從產品質量入手,著力打造以“沈佳農”品牌為核心競爭力的品牌農業發展戰略,在國家商標局注冊的“沈佳農”文字及圖形商標,并成為農業部“全國蔬菜標準園”創建單位、福建省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福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企業及福建省名牌產品等。同時從延伸上、下游關聯產業入手,公司生產出有機蔬菜凍干系列產品,目前該技術居國內頂級深加工產品水平。 在營銷上,蔡寶運用全新的模式。他們定位高端VIP客戶,通過送菜給顧客試吃,請顧客考察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讓客戶充分了解與認識有機食品理念,在此基礎上再填表申請。經審查核準后,再按普卡、金卡、鉆卡3個檔次,分別注入備用金。先預定后送貨,沈佳公司統一按季節套餐搭配配送,全程用加鎖的“菜籃子”由配送車送抵VIP客服處,以確保中途不調包、不變味、不短斤少兩。目前已在福清、長樂、福州、廈門等地,有各類會員客戶3500多個。 同時,公司還積極探索“生產基地+食品加工+生鮮商超”營銷新模式。立足本土,輻射周邊,進軍港澳,形成三大板塊市場布局格局。目前,公司已與港澳的百佳、永旺、惠康、吉之島、吉野家、美思佰樂、一田百貨,長三角的city’super,珠三角的華潤萬家、天虹超市、廣百百貨,沃爾瑪山姆會員店、千滋百味、優吉等一流商超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 如今,在全國蔬菜市場總體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沈佳的有機蔬菜卻供不應求。在省內市場,他們種出來的有機蔬菜平均每公斤賣到44元,而在香港、上海等地,平均每公斤有機蔬菜賣到了82元。原因正如蔡寶所說:“堅持做有機,所有蔬菜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激素和添加劑,澆菜用的水都要是好的,完全按照有機標準種植,吃過的人都說好!”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