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 打造三明典范
2017-09-26 09:31:39項裕興 李順亮?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清流李家長灌村河心島公園 吳火招 林旭煌 攝 成就美麗三明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以剛性規定保護水源,使三明連續多年全省水質第一。 推行“河長制”,三明換來了“河長治”。“易信曬河”,大田興水治河全省率先實時全覆蓋,成為“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之一。而結束“九龍治水”新組建生態綜合執法局的做法,也獲得第四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提名獎。 三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比如,購買和保護重點生態區位林木,逐步實現少砍樹甚至不砍樹,以增加蓄積量、培育參天大樹、增強生態功能,撐起“大森林”讓人人共享的新機制出現了。 三明的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做法已在全省推廣。沙縣又進行大膽創新,對處于水源地的林子以及天然商品林,采取直接贖買和定向收儲,并且列入重點生態公益林儲備庫,讓林權所有者享受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金。而對區位人工商品林,則采取“我補貼,你來改”的辦法,進行擇伐和補種。如今,林農更加珍愛自己的林子,林子真正成了林農的“搖錢樹”。 加強生態保護,尤其是保持生態原貌,嵌入三明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立足生態資源特色和自身基礎條件,三明提出了6個方面24項重點改革任務和30項改革成果要求。 低碳發展、林權改革、綠色金融等3個方面,迅速成為三明的亮點。目前,碳排放權交易等6項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等18項改革任務正在加快實施。 生態文明建設,成就了美麗三明。截至去年底,泰寧成為全省首批國家生態縣之一,明溪、建寧、清流、將樂、沙縣通過國家生態縣考核驗收,永安、寧化、尤溪、大田4個省級生態縣(市)獲得命名。全市已有87.7%的鄉鎮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標準,88.1%的村達到市級以上生態村標準。 靈山秀水與人文底蘊相映成趣,三明正加快建設清新福建生態旅游核心區、國家級康養度假基地、世界級丹霞旅游目的地和客家文化旅游中心。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