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一座山城的“美麗”實踐
2017-10-17 10:13:51俞杰?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記者 俞杰 一座城市的美麗,不僅僅體現在天藍、山清、水秀,也體現在城市環境、市容市貌和秩序管理等多個方面。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實城市綜合治理主體責任,積極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和機制,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加大綜合治理力度,狠抓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空間秩序和環境衛生等治理,實現了“立面更美、路面更暢、地面更凈”的目標。 立面清潔,讓城市更“靚” 近日,家住梅列區陽光城的湯先生發現,小區門口的老房子換了件“外套”,原來灰灰的外墻,被刷成了靚麗的粉色。他笑著說,以前看起來像一件臟兮兮的灰夾克,現在就是一件漂亮的粉裙,老房的顏值提升了好幾個檔次,簡直就是舊貌換新顏。 在市區,顏值提升的不僅僅是這棟樓。 在梅列區,整治立面總施工區域為40個,其中樓棟數量31棟,圍墻門柱及雜物間9處,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其中列東街道約5萬平方米、列西街道約1.5萬平方米、徐碧街道約1.5萬平方米。 在三元區,工程主要為“八縱八橫”16條街道,共完成沿街建筑清洗的立面面積約34萬平方米,重新粉刷或修補的外墻面積約為11萬平方米,破、舊、亂、怪店面廣告牌清理改造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總投資1850余萬元。 今年7月3日,市城管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城市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工作的要求,出臺《三明市區建筑立面本色清潔專項行動方案》,采取同步設計方案全城啟動、同步跟蹤開展調查摸底、同步推動分門別類實施的“三同步”措施,推動為期兩個月的市區 建筑立面本色清潔專項行動。 “通俗地說,就是要對主次干道建筑物外立面‘洗洗臉、涂涂粉、刮刮胡子’,進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讓轄區街道的墻體都能‘靚’起來,使城市讓全體市民生活更美好。”三明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負責人說。 據介紹,本次行動對外立面為粉刷涂料的外墻、圍墻、雨棚等,進行本色刷新;對外掛空調架、陽臺、護欄等,進行清理或本色油漆刷新;對外墻凌亂管線和破舊亂怪店招進行整理。在整治過程中,施工方還使用新技術新材料,采用固墻寶、護墻寶、轉銹漆等新型環保材料及新工藝,減少外立面施工過程中有毒有害氣體排放,大幅度地縮短施工工期。 經過兩個月的整治,市區明顯“靚”了起來,清洗后的建筑外立面去除了污漬和塵土,熠熠生輝;粉刷后的建筑外立面色彩鮮明、配色柔和,與天空的藍天白云相互映襯;規范后的店面招牌整潔完好,美觀協調。 治堵工程,讓道路更“暢” 如今的新市北路,道路平整寬闊,公交站臺寬敞舒適,道路護欄整齊有序,路面標志標線醒目美觀,這得益于我市實施的新市北路治堵工程。 家住梅列區上河城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每天都要經過新市北路,在上下班高峰期,三明學院附小路段總是堵得水泄不通,因為堵車,上班經常遲到。“現在可好了,路寬了,通行通暢了,不用再繞道了,上下班的時間大大縮短?!彼吲d地說。 治堵,是城市建設發展帶來的新課題。隨著市區私家車越來越多,新市北路高峰期擁堵已成市區交通瓶頸。去年底,市政府決定實施新市北路治堵工程。工程起于麒麟山環島終點至體育館規劃二路口,工程包括新市北路沿線道路拓寬、公交站臺遷移改造、道路護欄安裝及路面標志標線設置等項目,改造路面長度約4.3公里,目前已完工。 記者從市政工程管理處得到治堵工程的一組數據: 完成中央隔離護欄安裝約3500米、人行道護欄安裝約6500米; 改造完成了列東中學公交站臺、交通監控中心公交站臺、梅列區政府公交站臺、梅列第一實驗小學公交站臺; 在三明電視臺、大潤發超市等路口新增交通信號燈; 完成新市北路標線施畫約6000平方米,新增標志牌114套。 在最引人關注的路面拓寬改造方面,共完成三明電視臺前物理島砌筑,列東中學人行天橋梯道建設,附小段拓寬、二路原圖書館段拓寬、市水利局門口段拓寬、市環保局對面拓寬、二中圍墻砌筑及道路拓寬、勁松路路口段拓寬,東新五路拓寬,乾元巷拓寬,乾景巷及徐碧村自建房段拓寬,東乾路及萬達環島前路口改造等工作,路面改造面積約3500平方米。 通過治堵工程的實施,整條新市北路的擁堵趨勢得到遏制,擁堵狀況有所改善,治堵實實在在起到了緩堵作用,市民出行更加順暢快捷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