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精準施肥:走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
2017-11-30 10:00:26駱志雄?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農戶們在挑選配方肥料。 ●三明日報記者 駱志雄 文/圖 眼下又是農閑時節,在北京傲禾測土肥業有限公司建寧配肥中心,從周邊各鄉鎮趕來的200多位種植農戶,圍繞著國家農業部姚文初等一批農業方面專家,你一句我一句,聊了起來。 “科學測土,種植什么需要什么樣的肥料,缺什么元素就補什么元素,不能盲目大量地施肥。”專家們為農戶細心把脈。 “健康農業的發展需要時代科技的支撐,‘三農’事業的順利推進離不開農資商企的價值,全面推廣測土配方科學施肥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姚文初說。 經驗種植的困惑 “我以前都是施復合肥,一棵黃花梨下個10來斤肥料,別人下什么,我也下什么。40畝黃花梨就是這樣種了16年,憑經驗,地里缺什么肥,我哪會知道什么測土配方施肥?”68歲的建寧縣里心鎮新圩村謝美洪說。 67歲的建寧縣里心鎮蘆田村老農史燕清是種地的老把式。他種有1000棵黃花梨,“30多年,我都是用炭氨、過磷酸鈣、尿素等,挖溝施肥,一株6公斤到7公斤,朋友說下什么我就下什么,哪會知道地里缺少什么營養?” 66歲的建寧縣黃坊鄉武調村的余家興也種了300棵黃花梨,他在鄉政府工作過,對新生事物一直很有興趣,“我原來一年施兩三次肥,3月份一次,5月底一次,看人家下什么肥,學著用,這幾年更多用復合肥。但沒有想過地里缺什么肥。所以,我一早就來聽專家們上課。” 在現場,專家們給種植戶細心解答。 “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是糧食的糧食,化肥在促進糧食和農業生產發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化肥過量施用、盲目施用等問題,更帶來土壤板結、環境污染等后果。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對提高糧食單產、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糧食穩產、增產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姚元初向記者表示。 環境優良的發展之路 2008年,建寧縣被列入國家級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示范縣,國家給予資金補貼,用于土樣采集化驗、人員培訓、實驗示范、添置采集儀器設備等。最高的一年,全縣獲得了120萬元補貼資金。 記者從建寧縣農業局了解到,建寧縣制定了《建寧縣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要求各鄉鎮要把“建寧縣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列入“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同部署、同安排,縣農業局各相關業務站所要密切配合,依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專家組,加強化肥零增長行動的技術指導與檢查監督。建寧縣計劃2016年到2019年,逐步將化肥使用量年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 建寧是“中國建蓮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中國無患子之鄉”,每一年制種面積達15萬畝,是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 建寧縣農業局土肥站站長馮發華說,以往,農戶都是憑借經驗施肥,相對盲目。測土可以掌握土壤的養分含量情況,建寧縣的土壤氮含量中等、磷豐富、缺鉀,每一戶農戶自己家的土地又有不同的情況,測土后對施肥具有指導性意義,農戶可以精準施肥。 國家農業部重點推廣項目傲禾測土,是國家正式批準專業測土連鎖機構。全國土地3S技術宏觀掌控與實土采集化驗微觀數據相結合,傲禾測土把前瞻的信息科技轉化到農業生產服務中來,打通“測土配方施肥最后一公里”。 來自農業部的一位專家向記者表示,測土配方施肥是農業部極力推行、國家沃土工程大力倡導的科學施肥方法,也是目前國際農業發展應用中最為成熟、有效的科學施肥技術,大力發展測土配方施肥,對革新傳統施肥陋習、降低農業生產污染、改善土壤性狀、保護國家環境生態資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農民增收降本、作物增產提質具有十分顯著的成效。 建寧是農業大縣,也是國家級測土配方施肥試點縣,縣里把實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作為重要抓手,大力推廣科學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去年全縣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39萬畝次,讓全縣農戶走上了一條現代化的綠色農業發展之路。 建寧縣農業部門專家說,縣里引進傲禾測土,在建寧設立了測土中心,“將工廠建在田間地頭”,解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企業與農戶可以直接對接,沒有中間商,減少了中間環節,農戶采集土樣,企業免費檢測,價格更優惠,農戶可直接受益,進一步擴大配方肥的推廣應用。 精準施肥顯魔力 測土配方施肥的魔力,在較短時間里顯現出來。 來自溪口高圳村朱小勝種植了20畝1000多棵黃桃樹。今年,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10畝的果樹使用了配方肥。他說:“對比沒有施配方肥的果樹,效果很明顯,使用了配方肥的果樹,葉片更綠更厚、果色更亮、口感也更好。一棵樹的產量平均能多產10公斤。 來自里心鎮新農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的吳謀枝告訴記者,對于測土配方施肥他不是很了解。去年,傲禾測土的專家到田里取樣回去化驗,缺的是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給他配好肥料。于是去年他用了2片田地,做實驗田,一塊用常規化肥,一塊田用測土配方肥,植物的葉子差別很大,用了測土配方肥的長勢很旺。 于是,老吳給他的3000棵獼猴桃樹使用測土配方肥,平均每棵樹只用了3.5公斤的肥料,原來需要施肥5.5公斤,花費的錢并沒有更多。今年老吳家的獼猴桃長得和地瓜一樣大,可達4公斤,正常的獼猴桃是2兩到3兩每個。大個的獼猴桃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今年老吳收入翻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