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城關第二小學:弘嘉庚精神 育誠毅學子
2017-12-06 11:54:39鄭宗棲 樂玲繁?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每年11月,是大田縣城關第二小學一年一度的“嘉庚精神”宣傳月。11月6日,陳嘉庚長孫陳立人登門造訪,他親切地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好好做人”。這所具有近80年辦學歷史的學校,以“誠毅教育,鑄就幸福”為辦學理念,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挖掘誠毅文化,發揚嘉庚精神,致力于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挖掘:彰顯精神 1939年1月,抗日戰爭時期,由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職校遷入大田,為解決教師子女及駐地鄉親子弟的讀書問題,同時創辦了“集美職校附屬玉田國民學校”,次年8月正式招生。解放后,曾先后更名為“玉田初級小學”、“玉田小學”、“初級師范學校”、“城關中心小學”、“均溪學區中心校”,2007年9月更名為現名。 “70多年前,集美職校的師生與玉田村民一起經歷了血與火的崢嶸歷史,在八年的時間里展現出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重視教育、精忠報國、誠實守信、作風優良、廉潔奉公的精神。”該校校長吳生煌說,這些精神是弘揚“嘉庚”精神、傳承“誠毅”校訓的最好闡釋和實踐,也是學校將來要長期秉承的文化精髓。 “嘉庚精神”是學校不可多得的歷史財富,怎樣傳承?學校充分挖掘嘉庚精神的時代價值,發揮校史的育人功能,利用紅色文化,引導師生走進嘉庚精神,感悟“誠毅”校訓的真諦。 吳生煌介紹,學校繼續以當年校主嘉庚先生親筆題詞的“誠毅”為校訓,以《集美學校校歌》為校歌,以環境熏陶、校本開發、活動開展為抓手,學習嘉庚精神,弘揚社會正氣,培養具有“誠毅”(誠以待人、誠以為國、毅以處事、毅以求知)品格的學子。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該校圍繞“嘉庚”文化布局謀篇,體現“育”人特色,創設了“一草一木皆有文化底蘊,一處一景盡顯嘉庚特色”的校園文化景觀。 11月初,校本教材《誠毅之光》系列叢書正式投入使用,這套叢書共有6本,一至六年級學生人手一冊。這套校本教材是以嘉庚故事、嘉庚語錄、嘉庚抗戰演講精彩片段、大田集美職校抗戰歷史故事、抗戰時期大田集美職校教師歷史風采、“第二集美學村”故事、學校發展史等為主要內容,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品德教育和意志力培養。 吳生煌說:“如何讓學生們真正深刻地理解‘嘉庚精神’,這需要以教材為本,加以拓展延伸,實現校本課程德育化和學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以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體驗:知行合一 特色活動是德育的主要載體,在傳承“嘉庚精神”,實現“誠毅”育人過程中,該校持續深入開展“導·悟·行”為抓手的“誠毅”體驗活動,以導促悟,做到知行合一。 學校舉辦了“弘揚光榮傳統承傳嘉庚精神”主題校史報告會,組織師生觀看陳嘉庚抗戰演講文獻片,參觀“第二集美學村”紅色教育基地,引領閱讀嘉庚愛國故事、語錄,舉辦抗戰時期集美職校師生歷史風采講座等,用紅色歷史引導師生走近嘉庚,讓嘉庚精神浸潤校園。 吳生煌說:“這是以史導誠毅,學校還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藝特長,以藝悟誠毅,讓嘉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活動中,該校舉辦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如“緬懷嘉庚,感悟誠毅”主題征文、演講、道德講堂、手抄報、“誠毅之光啟航夢想”文藝匯演等活動,讓學生在藝術展演中,加深對嘉庚精神的領悟。 知行合一貴在實踐。該校以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展策略,以“育誠毅品格”為主體,以“嘉庚行”和“校園行”為兩翼,踐行嘉庚精神。 “嘉庚行”主要開展嘉庚志愿者服務、道德講堂、體驗“森林課堂”,以及“小手拉大手”嘉庚精神宣揚等活動。而“校園行”則以“誠以待人,誠以為國,毅以處事,毅以求知”為指導,開展國學經典文化誦讀傳播、“校園110”“祭奠英烈”等活動,進行“誠毅小畫家”“誠毅外交家”“誠毅小作家”“誠毅小數學家”“誠毅小閱讀家”“誠毅閱讀小博士”評選等。 通過這些體驗活動引導,潛移默化地將嘉庚精神遷移內化為師生做人準則,自覺做起了嘉庚精神的傳承者和“誠毅”校訓的踐行者,鍛造師魂,孕育誠毅學子。 延伸:閱讀啟智 吳生煌介紹,在烽火連天的集美職校內遷八年時間里,師生為了躲避日寇戰機的轟炸,在仙亭山上開辟了“森林課堂”,成為抗日烽火中一道壯美的風景線。如今,學校充分利用有限的校舍,也開發了“空中課堂”,別具特色。 “空中課堂”設在綜合樓樓頂上,在濃濃的綠蔭下,這里成為孩子們閱讀的樂園。10月31日,學校組織五年級師生在“空中課堂”舉行“那些年那些事”《城南舊事》名著交流會。交流會上,在詹淑華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紛紛交流書中的名篇佳句。 該校副校長林幼春介紹:“這些閱讀活動成為了一種常態,內容有嘉庚語錄和國學經典,形式有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自由對讀等。月初開閱讀指導課,月末開閱讀匯報課,重點是教給‘方法’,讓學生學會真情‘感受’。” 如何將“課外閱讀”真正落到實處?今年秋季,該校在一至六年級語文學科中創新開展“五型多元”語文大閱讀活動,通過打造“空中課堂”,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積極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實施“五型多元”語文大閱讀活動中,該校著眼于構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體系,關注課堂內涵發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實現教育質量新突破。活動內容具體為“每課一主題、每周一群文、每月一文學、每年一名著、日日一熏陶”五種類型多元閱讀。 從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從單篇閱讀、群文閱讀、整本閱讀到古典名著閱讀,“五型多元”語文大閱讀活動啟動實施后,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歡迎。學生們花在閱讀、做筆記的時間上多了,用于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的消遣時間少了,校園里隨處可見埋頭讀書的學生。 “有閱讀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我們將持續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通過‘書香致遠’讀書筆記、‘閱讀小博士’和‘數園拾趣’評選活動,提升閱讀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傳承校訓‘誠毅’文化,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成長的幸福與快樂。”吳生煌說。(三明日報大田記者站 鄭宗棲 通訊員 樂玲繁)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