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制茶名師廖翌祖
2017-12-06 12:17:01?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講述:張宗鋁 “茶葉雖好,但炒茶十分辛苦。”11月10日,正在加工1000多斤茶青的廖翌祖如是說。在尤溪縣臺溪鄉清溪片區的11個村有2萬多畝茶園,且盛產尤溪紅、碧螺春等名茶,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茶。 廖翌祖是尤溪縣臺溪鄉象山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也是聞名遐邇的制茶師。今年52歲的廖翌祖,已經專業從事茶葉制作工藝22年。 廖翌祖18歲就種茶。當年,從象山造紙廠到良種場的山頭,一共種了180多畝的茶葉。為了扶持農民種茶,農村信用社發放大量的支農貸款,但貸款利息高達2.4分。因為沒有技術,茶苗的成活率極低。種植兩三年后,不得不放棄最初的夢想,造成了6萬多元巨額損失,給剛剛出道的廖翌祖帶來沉重的打擊。按當時的售樓價,6萬多元可以在尤溪縣城購買四五套100平方米的房子。 當時,清溪、坂面一帶農民的種茶積極性極高,大量開墾茶園。種茶失敗后,廖翌祖就搶抓機遇培育茶苗,坂面鎮蔣坑村大部分茶園種植的茶苗都是廖翌祖培育的。那時,茶苗價格非常便宜,在清溪本地賣,一株茶苗才5厘多錢,用車拉到蔣坑茶園后也才兩分八多。一年下來,辛辛苦苦還是賺不了幾個錢。 廖翌祖是個敢闖敢拼的人。種茶虧本了,總是要想辦法把錢賺回來還債。20世紀七十年代末,供銷社大量收購斑竹竿,用以制作毛筆。廖翌祖看準市場,大量收購并加工斑竹竿,賣到浙江湖州去。因為生意好,他還建了一個筆桿加工廠。雖然收入較多,但還是沒有還清18歲種茶虧欠的錢。 雖然歷經波折,但廖翌祖似乎與茶葉有緣。20世紀九十年代,他的朋友建茶廠,邀請廖翌祖去幫忙,廖翌祖立刻就答應了。在朋友的廠里做了一年多,1995年6月23日,因朋友另謀職業,廖翌祖正式接過朋友的茶廠,老公婆做40多天,賺了3萬多元,把之前種茶虧欠的債務全部還清了!從1996年起,廖翌祖就專門制茶。他自己的茶園不多,也才100多畝,但由他夫婦倆制作的干茶就達2萬多斤。 2008年,廖翌祖制作的“綠林茶葉”“七香一品白”在福建省首屆名茶品鑒會上獲得第一名。這無疑極大地鼓舞了廖翌祖的士氣,使他更加專注于品牌茶葉的加工與制作。 廖翌祖做事一絲不茍,從茶青到成品的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所以他制作的茶葉中獎率特別高。從1996年起,在全國、省、市比賽中有多少次獲獎廖翌祖早已記不清了,但他知道每年都有獲獎。印象最深的是兩岸茶王賽,一共參加了五次,四次獲茶王獎,一次獲金獎。對于歷次的茶王賽,廖翌祖深有感觸地說:“在沒有參賽之前,我總以為第一名是假的,都是用錢買來的,自己參賽了才知道賽場是公平公正的,也是殘酷無情的。” 是的,茶葉市場的競爭就如戰場,雖不是你死我活,但大獎總歸少數人。當地同行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你們都不值得去參賽,廖翌祖跟評委都很熟悉。”但事實絕非如此!因為茶葉制作的過程是一個紛繁復雜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須親力親為。至于怎樣才能獲得較高的獎項,廖翌祖也不說太多。 當問到清溪片制茶技術是不是他最好的時候,廖翌祖堅決否認說:“不是!”據了解,三明全市制茶獲獎最多的就是廖翌祖。因此,廖翌祖也獲得了“制茶工程師”的職稱。 秋天是茶葉的淡季,但廖翌祖每天都要收三四千斤的茶青。廖翌祖說:“今年夏秋干旱少雨,茶青收購比較少。若是往年,每天加工茶青將近一萬斤。”11月10日,雖然已經進入了冬季,但茶青曬場上的廖翌祖還是汗水淋漓。可見,制茶是一項十分辛苦的活兒。 制茶也是一項非常精細的活兒。從曬青、揉捻、發酵、烘干全過程都要特別小心,否則就前功盡棄。廖翌祖介紹說,原先做毛峰茶都是機器炒,后來做碧螺春全部手工炒,現在做綠茶還是手工炒。機器炒茶也不容易,稍不小心就過火。就在我們與他交談的短暫時間,廖翌祖還時不時地回到機房去看看。由于炒茶技術好,廖翌祖曾被派到浙江省去交流,到場的都是國家級的制茶大師。 茶葉受產地、海拔的影響非常大,相差十幾公里的茶園,茶葉的品質就大不一樣。別的茶區制作的碧螺春,有很多絨毛,清溪片碧螺春的絨毛就相對少些,所以制茶師的眼力也非常關鍵。通過20多年的歷練,種植戶送來的茶葉是哪個茶園的,廖翌祖一看就知道。廖翌祖制作的碧螺春,湯汁從頭到尾都是綠色的。異地的碧螺春,湯汁剛開始是綠色的,不久就變成黃色。若是別人在他的茶盞中加一粒茶葉,廖翌祖很快就能認出。廖翌祖說,這就是技術。 廖翌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但在茶青曬場上卻生龍活虎,一腳能把大堆的茶青踢出五六米遠。他雙手撒出的茶青,可以用“天女散花”來形容,所以晾曬過程特別均勻。由于手腳麻利,豐產期夫婦倆一天能制作出價值幾萬元的茶葉。當年制作梅占的時候,一天最多做出七八萬元的茶葉。 廖翌祖在技術傳承上也做得很好。他說,自己老了,將來就叫兒子去制茶。目前,他兒子廖貽生、外甥女陳瑩制作的小罐茶備受消費者的青睞。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