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玉虛洞的詩文和摩崖石刻
2017-12-26 09:55:17廖康標?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眾多寫玉虛洞(滴水巖)的詩文中,最好的文章公認是宗臣的《游滴水巖記》,最好的詩筆者認為是吳安國的長詩《滴水巖歌》,全詩如下: 迭迭青山青未了,萬木陰森一溪繞。 峭壁徐搴薜荔深,幽巖忽破煙霞曉。 振衣直上九千仞,不見行人見飛鳥。 仙源朗豁仙之家,石尖幻出雙蓮花。 蓮花之水滴不斷,游人久作天漿夸。 天漿一吸百歲生,誰其渴者思金莖。 歸云半帶晴雨濕,萬壑瀉盡冰壺清。 洞門雙鎖谽谺曲,三柱高懸削寒玉。 欲將靈境標昆侖,不必飛來自天竺。 洞中鼓磬傳虛聲,颯然天籟空山鳴。 天風漸扶兩腋上,騎鶴更聽緱山笙。 飛橋側傍黿鼉跨,危柯倒掛猿猱下。 空余流水日潺湲,莫記桃花幾開謝。 鴻蒙窈窕別有天,蒼翠亂落層崖巔。 珠簾暗透石門靄,丹灶盡沒青苔煙。 杳然欲出在何處?我醉且借仙床眠。 仙蛻飄飖白云隱,那為復有仙人影。 餐霞漱石齒還礪,撥霧凌虛骨猶冷。 偃蹇偏能憶桂叢,浮沉轉自憐萍梗。 徘徊下山歸騎嘶,峰頭日近崦嵫西。 欲窮勝概不可得,聊記歲月留新題。 當然,鄭汝璧《玉虛洞》、王喬桂《題玉虛洞》、裴應章《題玉虛洞次韻》、張文耀《題玉虛洞四首》、顧元鏡《題玉虛洞四首》以及清汀州知府傅燮诇《游玉虛仙洞二首》、明溪文人陳喆《玉虛洞天》《玉虛洞天賦》等,均屬上乘之作。明代著名文學家徐中行、李元陽也來過玉虛洞,但沒有看到他們的詩文,所幸李元陽在桃華洞中題寫了“桃華洞”三個隸書大字。 玉虛洞現存的摩崖石刻還有70處之多(如未損失可能有百處以上),多數是明朝嘉靖至萬歷年間留下的。這可能與嘉靖年間徐中行任汀州知府有關,當時歸化處于福州、延平通往汀州的要道上,同時,與嘉靖、萬歷年間章宗實、陳大賢、洪都、周憲章、陳正蒙、秦延蒸等文人、進士任歸化知縣,也可能有關,因為文人喜歡游山玩水、懷古尋幽。其中,章宗實是著名學者王世懋的岳父,周憲章與內閣首輔葉向高友善,洪都與著名文學家袁宏道友善,陳正蒙深得吏部尚書韓日纘器重。有的摩崖石刻已經風化脫落,如仙源洞口之上大字“玉虛仙洞”上款“萬歷庚寅夏日”的“萬”字、“玉洞天漿”下款“兵巡漳南道新安程朝京書”的后四字。摩崖石刻中,有22首詩(不含打油詩),都很規范典雅,遺憾的是許多字已漫漶不清。筆者通過仔細辨認和努力考證,仍有一些字難下結論,還有潘廷儒、陸滎、紫云仙吏三位作者,生平無從查考。需要指出的是,摩崖石刻不少字被當代人涂紅涂錯了,必須更正,否則造成誤導。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