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電力服務光伏扶貧項目 照亮脫貧致富路
2018-01-12 16:02:26盧金福 林麗平 陳金華?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電力工作人員在現場查看供電線路 1月11日,國網大田縣供電公司員工來到梓溪村,查看供電線路和光伏發電情況。這是該村自2016年光伏扶貧項目實施以來,供電員工每周都要例行的巡視。這里的光伏項目正給一個個貧困家庭帶來了長期穩定可觀的“陽光收益”。 在梓溪村像蘇立涼一樣實現脫貧的還有很多。今年55歲的林純聽是梓溪村一名國標貧困戶,他幾年前因摔倒導致半身癱瘓,其妻子去于2017年1月因車禍,致全身多處骨折,醫療費用開銷十多萬元,目前仍臥病在床,由林純聽在家照顧。 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下,2016年8月,林純聽貸款5萬元投資了光伏發電項目,建設6.25千瓦光伏發電系統,2017年共發電6619度,電費6486元,還貸3243元,再加上低保收入和慰問、補助等各項收入,林純聽2017年收入達到了2萬多元,人均年收入達到了7000多元,實現了脫貧。 “我貸款是政府貼息的,不要自己出錢,光伏發電見效快,每個月都會有收入,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對我們殘疾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賺錢項目。”林純聽說,通過光伏發電項目,讓他實現了脫貧。 2017年,梓溪村建檔立卡戶人均年收入由過去的2245元,提高到11930元,全部脫貧摘帽。梓溪村黨支部書記林芳梓說;“原本村財年年為零的空殼村,如今僅光伏發電一項,就給村里帶來十幾萬元的收入,并帶動村里14戶貧困戶實現脫貧,梓溪村的貧困村帽子也摘了。” 大田武陵鄉大石村一條2.6公里的光伏長廊 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光伏扶貧在梓溪村的成功,也為大田縣的精準扶貧工作找到了一條可持續、各方共贏的新路子。在大田武陵鄉大石村有一條2.6公里的光伏長廊,該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沿著河兩岸的防洪堤進行建設,建設成了綠色光伏長廊。 武陵鄉黨委書記廖正樓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能為全鄉133戶425人貧困戶,3個貧困村、2個空殼村提供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每年可產生效益約191.7萬元,其中,貧困戶每戶每年可增收約0.75萬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