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成就最美——訪“最美身邊普法人”方秋軒
2018-01-13 15:02:46蘇莉 余仁桂?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記者 蘇莉 通訊員 余仁桂 她用雙腳踏遍了轄區的每個角落,走訪了88個村民小組;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與百姓密切相關的法律傳播出去,讓法律服務人民的理念貫穿始終…… 從事法律工作30年來,方秋軒始終堅守在司法行政普法的第一線,被群眾稱為“最美身邊普法人”。 為青少年成長“護航” 2008年,方秋軒剛剛就職明溪縣城關鄉司法所所長,就著手對轄區中小學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進行調研,在走訪轄區6所小學后,如何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成了她思考的問題。 方秋軒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按照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制定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在轄區所有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法制教育進學校、進課堂。 針對學生喜歡看漫畫書的特點,她還精心設計一組《成長之路與法同行》漫畫圖,發放給每位學生、老師、家長,以圖說法、寓教于樂,取得很好的成效。2008年至今,城關鄉的學生輟學率、違法犯罪率明顯下降,學校的學風、校風明顯好轉。 每次到學校開展普法活動,方秋軒都會精心設計一個主題。她說:“不要妄想一次普法就讓孩子們對法律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只要他們每次能接收進一點信息,普法活動就是成功的。” 多年來,方秋軒還制作愛心卡送給孩子們,讓他們遇到什么法律問題都可以來找她,她早已將法律的種子深埋孩子心中,成為孩子們的“守護神”。 “菜單式”普法顯成效 如何讓普法更直接,更有效?方秋軒根據多年的普法實踐,獨創出了“菜單式”法制宣傳教育方式。 “要根據不同層次、不同人群對法律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普法活動。”方秋軒說: “就像制作‘菜單’一樣。”2009年以來,每年她都會利用婦女節、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節日,與普法宣講團一道,深入各村巡回講法,把法律送到村民手中。 此外,她還為9個建制村,90名“法律明白人”開展“三二一”活動,即—年進行3次業務培訓,兩次輪訓,—次業務考試。通過這些扎實有效的法制宣傳工作,大大提升了村級調委會人民調解員的整體素質,為司法所指導調解工作,解決矛盾糾紛,鍛煉出了一支素質過硬的隊伍。 同時,方秋軒還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各村的宣傳欄、板報上,根據各村的需要,實時制作普法宣傳單。幾年來編排印制了上萬份《法律服務指南》《入戶宣傳單》《法治園地》,內容涉及黨的方針政策、普法信息、以案釋法,法律咨詢、法律小常識、道德園地等內容,免費發放到村民手中,為村民能夠及時查閱所需相關法律法規和釋疑解惑提供便捷。 普法工作永遠在路上 多年來,方秋軒踏實敬業的工作作風為其贏得了許多榮譽,被明溪縣委、縣政府評為“三等功”公務員,當選明溪縣黨代會黨代表,獲得“三明市普法先進個人”和“福建省法律進學校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說起這些榮譽時,方秋軒總是很謙虛。她說,法制宣傳是一項常抓常新的工作,普法工作永遠都是在路上,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才能被大家所接受,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近年來,在她的組織下,城關鄉組建了兩支普法志愿者隊伍,一支是城關鄉普法志愿者隊伍,他們中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長期扎根基層,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義務為法制宣傳服務;另一支是社區矯正人員義務普法志愿隊伍,通過社區矯正人員“現身說法”,讓群眾“零距離”感受法律尊嚴與違法的嚴重后果,起到良好宣傳效果與社會效益。 在方秋軒的指導下,城關鄉9個建制村均設立了“法律援助聯系點”和“法律讀書角”,定期開展法律援助和法治文化活動,有效緩解農村群眾獲取法律信息難、維權難等問題。 “把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告訴村民,讓法律融入他們心中,使他們知法、懂法、用法,這樣我就很欣慰了。”對待工作,方秋軒就是這樣用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