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關愛精神病患者不缺位
2018-01-17 10:42:48沙觀球?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關愛精神病患者不缺位 ——將樂推行“133”工作模式破解精神病患者救治管控難題 ●三明日報將樂記者站 沙觀球 1月7日,將樂縣白蓮鎮的溫某又因精神分裂癥發作,被父親送入將樂縣總醫院精神心理科住院治療。溫某已有10多年病史,家里為他治病已花費幾十萬元,如今在縣精神心理科住院治療,一個月只收取伙食費450元。“我兒子每年都要治療,如果沒有政府出錢救治,我也無能為力了?!睖啬掣赣H說。 像溫某這樣的精神障礙患者,將樂縣共有803名,其中3級以上患者57名。不少家屬由于無法承擔治療費用,讓一些精神障礙患者處于半失管狀態,有的還流落社會,存在公共安全隱患,成為社會治理的難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將樂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公共財政關注弱勢群體力度,加強對精神病患者這一特殊群體的監管和服務,從摸清底子、辦齊卡證、加強保障3個方面著手,創新機制,推行“133”工作模式,把全縣精神病患者全部納入救治管控系統。 建立一套規范化的管理檔案。由縣綜治辦牽頭,組織鄉鎮、衛計、公安、民政、殘聯等部門組成聯合治理小組,根據網格化管理的原則,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排查出來的精神病人進行會診和危險性等級評估,建立一人一冊的清單式救助檔案和管理檔案。列管的全部對象信息及時錄入衛計、公安信息系統,形成一套動態、規范的信息管理檔案。 辦理三種標準化的醫療卡證。將樂縣為精神病患者家庭辦理社保卡、特殊病種就診卡、殘疾證,實現“三證”全覆蓋,確保轄區精神病患者1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有了這3種證卡,轄區內定點醫療機構即時結報,補償比例提高至80%,封頂線為2萬元,縣殘聯還將符合救助條件的重性精神病人納入“一元錢”救助計劃,實行每年人均400元藥費補助和每人每年4000元住院補助。 完善三項人性化的社會保障。縣財政將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給予經費保障,撥付醫療救治專項資金35.6萬元滾存使用,縣里設立精神障礙患者專項救治救助基金,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所需費用由縣醫院與基金管理部門按年度結算,當年基金不足撥付時,由縣財政兜底。落實精神病人監護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將評估三級以上、有肇事肇禍行為和民政部門認定“三無”等嚴重精神病患者全部納入以獎代補日常監護,與其監護人或其近親屬簽訂《重性精神病人管控責任書》,按照每年人均不低于2400元的標準,安排家庭監護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各鄉鎮也相應出臺獎勵政策,鼓勵監護人落實監管責任,黃潭鎮對所有列入3級以下的管控對象,每年補助600元的家庭監護獎勵金。目前,全縣57人列入縣財政以獎代補日常監護專項補助。辦理精神病人傷害社會保險,縣財政每年出資向商業保險機構投保,為全縣實際居住人員辦理精神病人傷害社會保險。發生精神病人肇事肇禍案件后,受害者家屬因事故借機滋事鬧事,不按規定阻撓事故處理或擾亂社會秩序等情形的,一律不予理賠。 2016年以來,將樂縣“133”工作模式,把精神病患者收治、救治、管護納入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做到“應錄盡錄、應補盡補、應收盡收、應管盡管”。全縣轄區內未發生過一起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肇禍傷人等事件,提高了群眾的公共安全感,確保了全縣社會安定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