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洋將建城市生態公園
2018-01-22 10:11:04周志鴻 林子慧 程望育?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城市生態公園效果圖(局部) 城市生態公園總平圖 城市生態公園功能分區圖 ? 設計總面積為29.33公頃,投資約1.1億元,分2年分期分部建設 ——貴溪洋將建城市生態公園 ●三明日報記者 周志鴻 通訊員 林子慧 程望育 文/圖 云廊步道構架于山水之間;演藝廣場高低錯落;游憩區清泉疊瀑;植物科普園百花爭艷……這片與梅列區上河城小區隔河相望的地塊,將建設一個市區新的城市地標——貴溪洋城市生態公園。 最近幾天,專家們對第四次修改的貴溪洋城市生態公園規劃設計圖進行科學評議后定稿。貴溪洋城市生態公園列入“城市雙修”整治提升工程,設計總面積為29.33公頃,投資約1.1億元,經過2年分期分部建設,將打造一個集文化、生態、教育、科普、休憩、娛樂、健身功能于一體的城市休閑活動與生態并重的綜合性公園。 地質災害點整治提升變公園 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北部新城日新月異。1500畝的梅列區貴溪洋片區以商住開發為主,單單缺少了一塊整體性的公園。市委、市政府為給市民再創造一個生態優美的生活環境,尋找著合適的地塊。 原市污水處理廠周邊地塊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緊鄰沙溪河與梅列區205國道,區域內有貴溪、小溪兩條水系由南向北匯入沙溪河。過去,這里因山地高低落差大、填土多而水土流失嚴重,我市有關部門展開搶險加固,進行水系改造,固山固水,治理山體滑坡。經過多次科學論證研究,規劃中的貴溪洋城市生態公園選址這里。 公園規劃設計有六大亮點:以公園的建設為契機,構建新片區新地標;充分依托地形,構建立體化的城市公園;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依托周邊體育文化中心的資源,打造公共活力中心;與未來開發地塊結合,形成錯峰的天際線;結合片區規劃,構建林蔭慢行運動環。 公園高低落差近90米,國內罕見 三山夾兩溪,猶如立體的山水盆景。貴溪洋城市生態公園有三座山、兩條溪,地勢高差跌宕、峰谷明顯,山地加濕地,地塊高程最高處為215.36米,最低126米,落差89.36米的山地公園在國內也屬罕見。 如何將三山夾兩溪融會貫通,進行整體公園場景布置,是擺在上海同濟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團隊的難題,也是工程建設的一個亮點。 通過現場踏勘、設計研究與討論,公園規劃設計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傳統山水文化理念,以山體修護、水體修復為主題,其中一條長約3公里的云廊步道系統,成為創造性的設計。 云廊步道構架于三山兩溪之間,或起伏、或綿延、或悅動、或高聳,形態優美如綢云氤氳在山水之中。云廊步道系統在水平空間上,連接公園的各個主要的節點場地,解決了公園因山峰阻隔而帶來的空間分散的問題;在垂直空間上,云廊步道利用自身的起伏,連接幾個重要的高程點,提供了一條坡度較為舒緩,步行體驗舒適的公園道路系統。 分七個功能片區建設 公園整體分為七個功能片區:入口廣場區、云廊中心區、疊水游憩區、科普活動區、山林拓展區、山地觀光區、沙溪濱水區。 進入公園的幾個入口廣場和活動帶,銜接公園和周邊居民小區,滿足周邊居民的休閑活動需求;云廊中心區位于小溪的下游,既是云廊系統的中心區域,也是小溪濱水休閑的核心區域,提供豐富的親水空間,以及高差錯落的演藝廣場空間;疊水游憩區位于貴溪的下游段落,主要利用濱水的空間打造結合旱溪、水石、山體的休閑空間。 科普活動區位于基地北部山峰,以植物為主題,打造臺地植物花境,并在最高點打造植物溫室,既成為一個科普教育的場所,也成為一個城市地標,讓來往于205國道的人領略城市的魅力。 山林拓展區位于基地中部的山峰,以健身為主題形成多處山林間的健身場所;山地觀光區位于基地西部山峰,以觀景為主題,以北部山峰為基地的最高山峰,設置特色棧道系統,穿越于山林之中,并在北部靠近沙溪一側形成多處觀景塔與觀景平臺,便于人們眺望城景;沙溪濱水區為205國道以北的沙溪濱水區域,以豐富植物層次為主,并構建濱水慢行道路。 目前,公園項目序時推進,預計一期工程8月份動工,2020年全面完工。 結合雙溪水系整治提升,建設難度大 潺潺流水給公園帶來了靈動之氣,公園區域內有貴溪、小溪兩條水系由南向北匯入沙溪河,但河流不整治也成為水災隱患。公園建設項目成了復雜的綜合性工程,共有六個子項目,分別是貴溪洋生態濕地公園、貴溪水系整治工程、小溪水系整治工程、貴溪兩側的生態修護工程、小溪兩側的生態修護工程、江濱路的生態修護工程。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