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搭乘扶貧好東風 依靠雙手來致富
2018-01-25 10:41:29江月蘭?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搭乘扶貧好東風 依靠雙手來致富 ——明溪縣瀚仙鎮龍湖村貧困戶脫貧側記 ●三明日報明溪記者站 江月蘭 “今天,我收到了村里光伏入股第一筆分紅600元。這個月25日,家里建的新房將封頂。真的十分感謝國家的扶貧好政策。”1月22日,明溪縣瀚仙鎮龍湖村72歲貧困戶張宗幟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當天,龍湖村的22戶貧困戶各自都收到了600元光伏入股分紅。 為助力貧困戶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條件,去年,明溪縣瀚仙鎮大力實施“黨建+扶貧”,按照“融入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思路,探索成立黨建扶貧組,充分發揮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的引領、協調和保障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借力“一村兩戶”模式,因地制宜地在每個村發展一項脫貧產業,實現貧困戶貧困村雙增收。同時,完成龍湖、巖里等4個貧困村光伏電站投入335萬元,建設裝機容量396kw,用于壯大村財收入和拓寬貧困戶的增收渠道;完成龍湖下坑塘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落實2017年度易地扶貧搬遷國定貧困戶5戶15人、省定貧困戶2戶6人、一般戶8戶32人,完成危房改造16戶;設立“平安信息聯動員”公益崗位28個,公益崗位就業46人;通過基地托養、家門口就業、企業合作社帶動等方式,70位貧困戶實現就業增收。此外,完成貧困戶光伏扶貧小額信貸149戶171.3萬元,開展入股林業總公司貸款124戶185萬元,通過企業、合作社、大戶帶動貧困戶方式貸款182.7萬元,覆蓋率達92%。 去年,龍湖村在河道上建成100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項目,每戶貧困戶入股5000元,其余1.8萬元用于集中入股巖里村的光伏發電項目。 張宗幟參與了光伏扶貧項目外,還獲得了易地搬遷扶貧款5萬元,在女婿的支持下在龍湖新村建起新房。同時,他與村里的4戶貧困戶各得到2200元養殖補助款,夫妻倆養殖了190只土雞,除去成本外,收入了3000多元。他還被鎮政府聘為“平安信息聯動員”,每月有300元的固定收入。 “我們夫妻雖然年紀大,但是也不能坐等國家的扶貧政策。”張宗幟說。去年,他們夫妻倆種了4畝地,除種水稻、蔬菜外,還種了花生,在花生地里套種地瓜做雞飼料,賣花生還收入了2000多元。 在龍湖村下坑塘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村里的7戶貧困戶有2戶的新房已封頂,5戶正在加緊建設。貧困戶吳天根一邊忙著攪拌沙土,一邊告訴記者,他已得到了易地搬遷扶貧款12.5萬元,新房兩天前剛封頂。兒子吳福平有焊接技術,在縣、鎮干部的牽線搭橋下,進了一家企業打工,每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 “國家的扶貧政策好,但是自己也得努力。”吳天根深有感觸地說。去年,他租了3畝地種植芋子和淮山,因為沒用心管理,芋子和淮山產量低,賣相差,除去成本外,幾乎沒有收益。“吃一塹,長一智。”他準備今年再拼一把,眼下正在物色合適的地塊。 “今年,我準備種2畝芋子、2畝水稻、1畝淮山,到時請縣、鎮農技專家下來指導。如不出意外,預計可收入3萬元以上。”吳天根憧憬地說。 31歲的貧困戶王強,夫妻倆都是聾啞人。去年,除入股村里的“光伏扶貧”和“菜單制扶貧”項目外,他利用縣殘聯的5000元創業基金,分期分批購進了300只雞苗,在自家房子后山的30多畝竹山和苗木基地里放養。考慮到山中濕氣大,王強在后山分別搭建起3個2米多高的雞舍,用木板分隔成上下兩層,讓雞“住”在隔樓上。平時用玉米、青菜、地瓜喂養,在母親湯小英的悉心幫助下,養大了299只雞。 “在鎮政府干部和親朋好友的宣傳下,目前成雞已經銷售了166只,還剩133只,如果能在年底前全銷售完,這批雞除成本外,至少可掙5000多元。年后,我兒子準備用這筆收入款再購買300只雞苗來喂養。”湯小英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