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洋學生舞起中國年
2018-02-07 10:14:08劉巖松?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記者 劉巖松 文/圖 “up,up,up……down,down,down……”,2月3日,三明學院的操場上,一條“長龍”在“洋號子”中或昂首擺尾,或伏地打滾,或騰躍飛奔,或穿梭盤旋,那是9名“洋學生”在排練舞龍表演,好不熱鬧。 “他們在為國際學生賀新春活動準備,他們可是在省里得過大獎的。”三明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的陳慧玲老師介紹。春節將至,三明學院的51名外國留學生大多選擇留在中國,他們都是怎么在華過春節的呢? “希望能過一個傳統的中國年” “節日的時候,中國人就會舞龍,特別是春節。”作為舞龍隊的隊長,Joe對春節的第一認知當然是舞龍。Joe說龍對于中國人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動物,有象征意義,舞龍對于了解中國文化有很大的幫助。 “春節大家都吃餃子。”體型壯碩的Joe對中國的傳統美食,當然特別關注,他覺得春節家家戶戶都吃餃子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當然,最期待的就是除夕大餐,希望能有機會到中國家庭中體驗一下。”來中國第二年的Joe連年夜飯都知道,他還有自己的中文名叫喬迪。 喬迪的津巴布韋老鄉Richkid也在舞龍隊,名字的英文意思是“有錢小孩”,同時還擁有一個非常接地氣的中文名“福貴”,“名字是老師根據他的要求取的。”同行的陳老師介紹。 來自尼日利亞的Atoba對于春節的印象是“紅”——“春節對于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就像我們的新年。中國人會貼對聯,到處都是紅顏色。”他非常渴望能過一個傳統的中國春節,能體會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我才能跟我的家人說中國的春節是什么樣的。” “會給我們紅包,這真是非常好的。”Fayad笑著看向同行的陳慧玲老師。陳老師讓他別著急,在春節的時候,學院都會發紅包給留學生們,老師們也會在留學生的微信群里發微信紅包,留學生們都非常喜歡春節的這個“紅包”環節。 “我愛你中國”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絨花》悠揚的歌聲在三明學院行政大樓前響起,演唱者是來自尼日利亞、津巴布韋、巴基斯坦3個不同國家的Breezy、Atoba和Aqib。 “我們非常喜歡中國和中國文化,同時也喜歡唱歌,唱中國歌就是表達我們對中國的熱愛。”Aqib說。對唱歌的喜愛和對中國的熱愛讓3個不同國家的小伙伴走到一起,兩天排練一次他們喜歡的中國歌曲。 “我們最近在排練3首歌曲,除了《絨花》還有《我愛你中國》和《我們不一樣》。”說到《我們不一樣》,Breezy大笑起來,這首時下流行的網絡歌曲,可是三明學院外國留學生中最喜歡的歌曲之一。 春節假期Atoba就打算和伙伴們在唱中文歌中度過。他覺得和伙伴們唱中文歌不僅有趣還能促進中文的學習,對于原本沒有什么計劃的他來說非常棒。 還沒走進國際學生活動室,就聽見充滿活力的吉他聲,2名衣著時尚的大男孩正在里面排練,他們是Tino和Udoy,分別來自津巴布韋和孟加拉國,他們是學校“jungle”吉他協會的成員。 “我們最近在苦練樂器和舞技,也在錄制視頻,發到網上去。”Tino說他們春節期間可忙了,為了他們能在中國錄制自己的音樂視頻的目標不斷練習。 “我想去建寧看雪” “我想去建寧看雪!”來自尼日利亞的Atoba通過手機知道近期建寧下了雪,就心生向往,對于生活在熱帶草原氣候的他,認為看雪是一件大事,拿著手機向記者展示著建寧的霧凇、雪景,他覺得如果能夠滑雪就太好了。 “我們要去廣州找朋友一起過春節。”Bem、Samuel、Kaleab、Eliyas都來自埃塞俄比亞,見到他們時他們都掛著剛獲得的學校足球賽冠軍金牌,臉上洋溢著自豪。他們的春節計劃是到廣州找“老鄉”一起過春節。 “春節是團圓的節日,我們去廣州可以體會到那種氣氛,還能在那里好好購物。”對于廣州之行Bem這樣說,除了去廣州觀光,最想去廣州吃美食,但是最吸引他們的卻不是廣州美食,而是在廣州可以吃到的埃塞俄比亞菜,“三明沒有埃塞俄比亞菜,但是廣州有,我們就決定去了。”對于他們來說“中國年”就是家鄉的味道。 “3月份就要參加HSK(漢語水平考試),想要通過就要好好學習。”國際學生公寓里,來自孟加拉國的Galib正在看參考書,對于即將到來的春節,他選擇全力備考。“學好漢語非常重要,這是了解中國文化所必須的。”Galib的學習動力出于對于中國的喜愛。 “今年我就想留在三明,感受一下三明的節日氣氛,因為以后可能機會很少。”Galib的室友Fayad來自摩洛哥,記者來的時候他正在繪制汽車的設計圖,由于個人興趣在于機械制圖,明年要到其他地方學習,所以今年他想好好感受一下三明的春節。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