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邊界明珠”做活微電商
2018-03-15 11:48:35黃平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返鄉創業大學生謝文杰正在電腦前接單。 微商達人饒霞仙正忙著包裝蓮子。 ●三明日報建寧記者站 黃平柳 通訊員 郭英 文/圖 3月4日,在建寧縣里心鎮閩贛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內,微商達人饒霞仙正在加緊打包蓮子。“新年剛過,蓮子、筍干等干貨非常俏銷,顧客都是成批地購買。”饒霞仙笑著說。 創業夢想開花結果 饒霞仙,今年30歲,建寧縣里心鎮里心村人,畢業于集美職業技術學校電子電器專業,目前是一名寶媽,兼職從事微商。 “成為一名微商,純屬巧合。”饒霞仙告訴我們,生孩子以前,她都是在幫忙打理家里的農藥化肥批發生意。生完孩子后,經叔叔推薦,她參加了電商從業人員培訓,自己創業的念頭越來越旺。 2015年8月,經過基礎培訓、創業實訓以及高級運營等三個階段的培訓,饒霞仙從電商“小白”變成具有一定實戰經驗的“發燒者”。在創業實訓中,導師引入建寧縣特產獼猴桃為銷售產品,培訓學員通過電商進行銷售。 令饒霞仙沒想到的是,5天時間里,她居然賣出300件獼猴桃,排名第一,獲得1000元獎金。 自此,更加堅定了她自主創業的想法。 系統培訓后,饒霞仙開始獨立在淘寶、微信等各大平臺上銷售獼猴桃、蓮子等本縣的農特產品。 隨著經驗的不斷累積,小饒的銷售量逐年上升。2016年,她的銷售成績喜人,銷售額達到了60萬元,2017年突破了100萬元。 建寧的水果銷售季過后,為了沉淀客戶,饒霞仙除了繼續賣建寧本地的農產品干貨外,還開始代銷全國各地的水果。 眼下,饒霞仙已入駐閩贛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并組建了一支12人的營銷團隊,分布在建寧、龍巖、泉州、福州等地,團隊成員主要以寶媽兼職為主。 賣果創業相互融合 “您好,新年活動還在繼續,購買兩份茶葉起都能享半價優惠,全場一份包郵。”3月4日,建寧縣返鄉創業大學生謝文杰正在電腦前接單。 1997年出生的謝文杰家住建寧縣里心鎮,現就讀于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目前是一名大三學生。 出生于農民家庭的他,對經商饒有興趣。大學期間,做過校內線上零食店、外賣、茶葉電商;放假期間,擺過冰沙攤、做過黃花梨批發。 眼下,謝文杰網上銷售茶葉的業績還不錯,已經開了兩家淘寶店,每月的營業額平均可達2萬元。 “大學期間創業,只為不斷累積經驗。”謝文杰說,今年初,他已經和兩個朋友一起在家鄉建寧注冊成立了五子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準備在水果季銷售建寧的黃桃、黃花梨、獼猴桃等生鮮。他們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他主要負責推廣、線上接單,朋友在家里負責收貨、打包、發貨、售后。 “回鄉創業的初衷很簡單,只為能夠銷售家里的水果。”謝文杰說,他的父母是地道的果農,家里有1000多棵果樹,產量高的年份能產出4.5萬公斤的水果。以往,由于父母沒有好的銷售技巧和銷售渠道,只能等經銷商上門收購,除了收購價格低外,收購量還不大,掌握不了市場的主動權,大多數小果只能掛在樹上爛掉。 “一畢業,就準備回到家鄉,做一位‘新農人’,一邊幫助父母管理果園,一邊自主創業。”謝文杰說,家鄉的農特產品豐富,從事電商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互聯網+農業”迸發新活力 里心鎮物產豐富,有建蓮1萬畝、黃花梨6萬畝、雜交水稻制種6萬畝,銷往全國各地的黃花梨、黃桃、獼猴桃、建蓮有一半產自這里。 “傳統農業要發展,一定要發展電商產業。”里心鎮黨委書記徐冉說,通過幾年的努力建設,里心鎮闖出了一條獨特的運營模式,讓傳統農業迸發出新活力。 2016年,隨著閩贛電子服務中心的成立,郵政、五通一達、順豐等快遞業都陸續入駐里心鎮,物流成本隨之而降。 與此同時,除了給電商從業者提供眾創孵化室、培訓室、攝影室、企業服務中心、農產品特色展廳、物流倉儲區及入駐商家辦公場所等功能區外,里心鎮還建立了農產品網貨中心。 2017年7月,電商達人邱在超依托現有供貨資源,聯合當地多家農產品電商企業,抱團組建了建寧縣享村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并投資100余萬元打造了里心鎮“享村味”網貨供應中心,整合股東資源,對接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將當地多個黃花梨、黃桃、獼猴桃、建蓮等種植基地納入供應體系,并為全國各地銷售建寧農產品的電商從業者,提供農產品及一件代發服務,受到市場歡迎。 此外,該鎮還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利用特殊的地理優勢及特色的產業優勢,初步構建了“以一村一品為基礎、以創業就業為核心、整合資源打造農產品網貨供應集散地”的供銷農村電商發展架構,通過實施能力提升工程,強化農村電商發展內生動力,創優電商發展環境,改良農村電商發展生長土壤,創新電商發展模式,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插翅騰飛,推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逐步形成以龍威生物科技、福鑫蓮業等貿易企業為龍頭,并依托閩贛邊界里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立“廣網惠”農副產品銷售平臺,招募有志青年加盟入駐,營造電子商務企業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抱團發展的格局。 目前,里心鎮已有7個村級電商服務點,電商企業18家,網店、微店306家,電商從業人員210人,農產品銷售額累計1500萬元,其中線上部分達900多萬元。龍威生物科技等龍頭企業與10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設自有平臺、網上商城,組建合作社之家,實現產品生產、采購、批發、銷售網絡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