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可知食品“來龍去脈”
2018-03-19 10:15:50林芳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記者 林芳芳 在市場或超市買魚前,掃一掃可溯源二維碼,你便可知道這條魚在何處生長,是何時捕撈,進入哪個批發市場,批發商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并且還有魚的相關檢測信息等等。這樣的體驗是不是讓你對食品安全更加放心? 3月1日,《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后簡稱《辦法》)正式實施。《辦法》明確,我省對糧食及其制品、畜產品及其制品、禽產品及其制品、蔬菜、水果、水產品、豆制品、乳品、食用油、食鹽、經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批準的地方特色食品、其他類別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等11類食品將實施“一品一碼”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 讓食品有值得信任的專屬身份 “一品一碼”是指同一品種同一批次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按照規定的追溯編碼規則,賦予唯一的識別追溯碼。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對追溯食品實行“一品一碼”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制度,在生產(含種植養殖、加工)、流通(含銷售、貯存、運輸)以及餐飲服務等環節實施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簡單而言,就是掃掃二維碼就可以追溯到食品的源頭信息。 市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介紹,與此前的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相比,“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完成后,實現了食品信息全鏈條追溯,并且消費者能夠從二維碼上了解到更加豐富的源頭信息,例如,根據《辦法》規定,食品生產企業應當按照規定上傳下列信息:(一)采購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品牌、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二)出廠銷售食品的追溯碼、名稱、品牌、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生產批號、保質期、檢驗合格證號、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 為了保障各類食品生產經營錄入的信息客觀真實完整,監管部門將加大檢查執法力度,發現弄虛作假,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嚴厲處罰。例如,對追溯食品未按照規定賦碼并銷售的,除責令改正外,可并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追溯食品生產經營者上傳虛假信息的,除責令改正外,并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對未提供銷售票據或電子記錄卡,貨票(卡)不符或票(卡)賬不一致的,責令改正并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我市啟動“一品一碼”電子追溯管理試點工作 3月初,市食藥監局配合市商務局指導福建欣創摩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市鮮活水產品批發市場開展“一品一碼”電子追溯管理試點,意味著我市“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工作邁出重要一步。 2017年11月7日,市政府辦出臺了《三明市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我市“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目標和涉及的13個部門的責任分工及進度要求。2018年底前在全市范圍內基本建立以“源頭賦碼、過程記錄”為核心的覆蓋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終端銷售、檢驗檢測、政府監管、企業管理、公眾查詢等全鏈條的追溯管理體系,實現食品質量安全順向可追、逆向可溯、風險可控,發生質量安全問題時產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責任可追究,切實提升監管效能,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今后一段時期,我市在推進“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中將有一系列大動作。食藥部門負責生產經營環節預包裝食品追溯管理平臺運行、維護和推廣應用,將完成全市63家大型商超連線省級平臺;農業部門要選擇一個先開展食用農產品源頭賦碼試點,2018年底實現進入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商場超市及主要農貿市場的食用農產品源頭賦碼。 同時,將進入批發市場、大型商場超市及主要農貿市場銷售的生產主體全部納入平臺監管,并與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臺對接;商務部門在中心城區改造建設1個以上“一進口一出口”農產品批發市場,完成省定3個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改造建設,實現“一進口一出口”閉環式管理、落實入口查驗制度、提升市場檢驗檢測能力、構建市場內追溯碼的賦寫和流轉機制、追溯信息上傳5項任務;糧食部門選擇2家用糧企業開展糧食追溯試點,落實源頭賦碼工作。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