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呵護眼睛一樣守護“綠水青山” ——明溪縣保護生態環境側記
2018-03-26 11:06:22江月蘭?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法院生態巡回審判庭公開審理一起非法獵捕案件。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進鄉村。 ●三明日報明溪記者站 江月蘭 文/圖 3月16日上午,明溪法院生態巡回審判庭在蓋洋鎮公開審理一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經審理,法院判定被告人鄧某妹犯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珍貴野生動物罪,判處拘役6個月,并判處環境修復公益補償金3000元。 “真沒想到捕殺3只白鷴就換來了6個月的牢獄之災。以后,我一定會吸取教訓。我要讓家人回去告訴村民,千萬不能捕殺野生動物?!睂徟薪Y束,鄧某妹悔不當初,淚流滿面地說。 “捕捉動物真的會被判刑!以前只在電視上、微信上看到宣傳,只是半信半疑,沒想到這是真的!我回去后一定要向家人宣傳。”在現場旁聽審案的姓李的中年男子感慨良多。 ◢廣泛宣傳 護好“綠水青山” 明溪縣森林覆蓋率達80.6%,良好的生態環境,蘊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目前,全縣已記錄在冊的鳥類有316種,其中有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中華秋沙鴨、東方白鸛等4種國家一級保護鳥種。該縣境內的黃腹角雉的種群數量占全國數量的10%,2012年,明溪縣被評為“中國黃腹角雉之鄉”。 為了進一步保護鳥類資源,該縣制定《明溪縣鳥類資源保護與發展行動計劃》,制定并發布《野生鳥類禁獵期和野生動物禁止使用獵捕工具方法的通告》,利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愛鳥周”等契機,通過電視臺、社區LED屏、微信公眾平臺、手機短信、鄉村廣播等形式廣泛宣傳,并深入社區、走進鄉村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福建省濕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向廣大群眾普及愛鳥護鳥科學知識,并用身邊發生的典型案例釋法,全面提高全社會愛鳥護鳥的意識。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教育廣大群眾像呵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的責任?!狈ㄔ荷鷳B庭庭長黃太有說。 近年來,明溪縣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堅決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亮劍??h人民法院成立生態保護領導小組,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審判工作,制定“五綠五新生態司法助力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綠色發展”活動實施方案。妥善審理案件多發、關系民生的涉林、礦產資源、野生動物保護等刑事案件,完善生態司法保護機制。2017年3月,舉辦全省基層院首個生態環境審判工作新聞發布會,向公眾介紹了該院近年來加強生態環境審判工作,服務保障“生態明溪”建設的經驗和成果,集中發布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非法狩獵、重點保護植物(紅豆杉)案、非法采礦、盜伐林木案等5個典型案例。 ◢司法亮劍 護航生態文明 明溪縣積極探索修復性生態司法新路,聯合縣檢察院、環保局制定出臺《環境修復公益補償機制實施意見》;創建生態環境保護“無訟”示范區,聯合福建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建立自然保護區司法與行政無縫銜接工作機制。在自然保護區下轄3個管理所設立生態巡回審判點,定期或隨機開展巡回審判、糾紛調處、法律宣傳等活動;并與自然保護區建立聯系會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普法宣傳聯動機制等。 同時,以自然保護區為輻射網點,建立預防和減少涉林、涉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機制;打造水陸一體式生態保護網,與縣河長制辦公室聯合制定《充分發揮生態司法與河長制職能作用,切實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意見》。 加強生態司法與實施河長制工作交流、溝通,做好問題導向、工作舉措等方面有效銜接,形成涉水生態環境保護、防治、修復等橫向、縱向溝通聯系網絡,推動健全水生態環境綜合防治體系;統籌環保資源和力量,完善水生態環境修復機制,建立健全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付費、異地修復、代償修復、跨流域修復等工作原則和機制。達成建立巡查、預警、督導機制、水生態環境保護司法示范基地、水生態環境修復性司法機制等多個工作機制。 此外,還與縣旅游局構建《生態旅游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互促機制》。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建立調訴銜接制度、糾紛排查、通報制度、預防和減少涉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違法犯罪制度等機制,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良性模式。 近5年來,法院共審結破壞生態環境資源類刑事案件94件,判處129名被告人有罪,有力地打擊和震懾了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呵護了明溪的綠水青山。 采訪手記〉〉〉〉〉〉〉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近年來,明溪縣強化對森林、濕地和水域的監測與管理,推廣使用低毒、生物農藥,嚴厲打擊捕捉、出售、販運野生鳥類行為;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進課堂、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如今,當地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日益加強,愛鳥、護鳥已蔚然成風。 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人人可為。從個人角度出發,不妨做“綠色行動”的踐行者和宣傳者。從改變自身生活方式開始,從節水、節電、節約每一張紙和實踐綠色出行開始,在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中,為推動綠色發展增添“綠能量”。積極做好環保的宣傳員,可以從加入環保公益組織活動開始,用自身實踐來進行宣傳,宣傳引導更多的人提高保護環境、愛護自然、改變消費習慣開始,讓“綠”植入更多的人心中,做“生命”“眼睛”之喻的行動派。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