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脫貧攻堅是慈善事業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2018-04-08 19:02:21郭士玉?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根據中央提出的扶貧目標,到2020年,中國現有的貧困人口將全部脫貧。目前,距離實現全面脫貧目標時間只剩下不到3年的時間,全國仍有幾千萬貧困人口沒有擺脫貧困。2018年是實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第一年,在這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慈善力量應該怎樣參與? 參與精準扶貧,彰顯社會組織的擔當與創新 南峪村是河北淶水縣三坡鎮東南部的一個普通村莊,美麗的拒馬河從村邊安靜地流過。但是由于自然條件限制,南峪村長期處于貧困狀態。三年前,全村平均收入不足2000元,656名村民中光貧困人口就有103人,貧困發生率26%。直到中國國扶貧基金會美麗鄉村項目落地南峪村,一切才開始有了變化。 造新橋、建民宿,打造旅游品牌,成立農村合作社……不到半年,南峪村就舉辦了分紅大會,將40萬收益按照股份比例分給了全村村民,平均每人分了500元紅利,貧困戶1000元。參與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村民除了分紅,每月還可以掙3000-4000元工資和獎金。 在收入增長的同時,村民的意識也在變化。從項目實施之初,小到垃圾處理、大到民宿改造,項目組都會讓村民親自參與,并且陸續引進垃圾分類公益項目、木偶劇等文化項目,潛移默化改變村民的意識。現在南峪村的村民們沒有人把民宿當作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免費的提款機,而是把民宿視為自己的孩子。 一個貧困的小山村在短時間內就實現了從村民收入到精神面貌全方位的改變。這是社會組織參與扶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社會組織達77.3萬個。在專業領域,各類社會組織有著獨特優勢,如何引導各類社會組織結合自身業務特點,以豐富的形式參與脫貧攻堅,是擺在政府部門面前的問題。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做好業務指導、協調與服務工作,為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創造條件。 2017年12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指出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明確提出要鼓勵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科技類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商會和民辦教育、培訓、養老、衛生等社會服務機構,進一步提高業務活動成本中用于脫貧攻堅的比例。 為助力打贏2018年的“脫貧攻堅戰”,中央財政將撥出約1.9億元人民幣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其中重點資助社會組織在扶老助老、關愛兒童、救助扶貧等領域的社會服務活動和能力建設,并對在深度貧困地區開展的項目予以傾斜。 一些列的政策鼓勵,激發了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熱情,更多有效的模式和機制被創建出來,一個又一個“南峪村”正在實現從物質層面到精神層面全方位的蛻變。 慈善家和愛心企業參與扶貧的形式越來越多元 不僅社會組織,越來越多的慈善家和愛心企業也將目光投向了扶貧領域。 2017年4月26日,由《公益時報》編制的第十四屆中國慈善榜正式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共有201位慈善家、414家愛心企業進入榜單,總捐贈額達到145.27億元。201位上榜慈善家中有43位明確投向扶貧領域,414家愛心企業中有82家明確投向了扶貧領域。 扶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以來,大批慈善家以及所在的愛心企業紛紛以各種形式參與脫貧攻堅,用市場化的力量帶動貧困村、貧困農民脫貧致富,已經成長為一支不可或缺的扶貧生力軍。 恒大集團從2015年12月開始助力貴州省畢節市脫貧攻堅,迄今已經投入60億元,成功幫助30.67萬人實現初步脫貧。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還向參與扶貧的干部及員工提出要求,“不脫貧,不收兵”。 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宣布,阿里巴巴成立脫貧基金,5年投入100億,用商業的手法做公益,探索出“互聯網+脫貧”的新模式。馬云還宣布,阿里體系內的每個獨立公司都會負責一個脫貧項目,對總裁進行脫貧KPI考核。 2004年中國慈善榜50位上榜慈善家合計捐贈款物折合10.29億元,2017年榜單上的慈善家、愛心企業總捐贈額達到145.27億元。許家印、馬云等慈善家也已經成為中國慈善榜的“熟面孔”。不僅數額越來越多,慈善家和愛心企業參與扶貧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元化,慈善信托、股權捐贈成為重要的捐贈工具。 2017年7月25日,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宣布了總額60億元的捐贈計劃,其中包括1億股美的集團股票和20億現金捐贈。1億股美的集團股票將由美的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委托人,設立一個永續的慈善信托,20億元人民幣中5億元現金設立“順德社區慈善信托”,另外15億元現金涵蓋了精準扶貧、教育、醫療、養老等多個領域。 此外,京東的“電商+金融”、百度的大數據“多維扶貧”、攜程的“旅游扶貧”、碧桂園的“教育扶貧”等創新扶貧模式成效也日益凸顯。 有專家評論,企業結合自身業務與貧困地區特點,對癥施藥,既促進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盡到了社會責任,同時也開拓了業務范疇,實現企業發展與地方脫貧的雙贏。 正如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在2017中國慈善年會上說的,對于廣大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等慈善力量來說,參與脫貧攻堅既是服務國家和社會的使命職責所在,又是提高政治站位、參與國家戰略、彰顯社會價值的歷史機遇。 “當前,慈善事業新征程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就是積極參與脫貧攻堅。” (郭士玉)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