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油茶苗暢銷 50多萬株被搶購一空
2018-04-09 10:15:38黃平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建寧記者站 黃平柳 通訊員 李昕妍 春天還沒過去,50多萬株油茶苗已被搶購一空。 4月2日,在建寧縣天一油茶專業合作社的苗圃里,工人們正忙著育新苗。“油茶苗的生長周期一般需要2年到3年,現在就要開始育苗,為來年銷售做準備。”天一油茶合作社理事長寧武勝告訴記者,今年油茶苗非常暢銷,旺季一天能賣1.5萬株。 2009年,建寧縣天一油茶專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以“臺企+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做強做大油茶產業。目前,合作社已吸納社員112戶,種植油茶4萬多畝。 建寧縣黃埠鄉友蘭村村民黃呈標今年新購了600株油茶苗。“除了拿來補種外,今年又擴大了種植面積。”目前,他的油茶林面積已經擴大到55畝。 早在2010年以前,老黃家山上種的不是油茶樹,而是黃桃樹和板栗樹。“種的是小黃桃,個小,肉質硬,口感偏酸,拿去市場上1公斤只能賣1元錢,除去人工和成本外,剩不了幾個錢。”老黃說,就在他對著那片果山發愁的時候,身邊的朋友給他支了招:可以改種高產油茶樹。 油茶樹能帶來好效益?老黃對此半信半疑。 原來,建寧縣在上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就開始種植油茶樹,農村家家戶戶基本都有一片油茶林,但由于缺少技術指導,油茶林基本處于“人種天養”的狀態,產量很低,效益低下。 “我們的油茶苗是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培育出來的‘長林’系列高產油茶苗,果仁大、籽黑、出油率高,盛果期畝產油50公斤以上。”寧武勝說,原本那些只能當柴燒的老油茶樹,通過嫁接,也能重新開花結果,既有經濟價值,也有生態效益。 “茶油作為一種純天然綠色保健食用油,市場售價很高,只要有產量,發展前景一定好。”老黃說,經過實地考察后,他與合作伙伴在2011年春天完成了對果山的改造,全部改種成了油茶苗。 去年,老黃收獲了近250公斤茶油,每公斤售價近200元。“眼下,油茶樹都還處于生長期,產果率不高。”老黃說,一般生長了10年的油茶樹才會到盛產期,到時每棵樹每年能產油0.5公斤,一畝油茶樹能有6000元的純收入。 在建寧縣里心鎮蘆田村,果農鄧小華和妻子正在果山上忙碌著。“在縣林業局的指導下,今年,我在果山上套種了60畝的油茶苗。”鄧小華說,平均每畝套種25顆,種在兩顆果樹的間隙里。 據了解,由于建寧縣種植的黃花梨、黃桃均屬于落葉樹種,4-8月為有葉期,其余時間為落葉期,恰能夠為1、2月份開花的油茶樹提供足夠的光照。 “果山套種油茶樹好處多。”建寧縣里心鎮林業站站長鄒文輝說,除了能夠增加經濟效益以外,還能夠防止水土流失,增強綠化美化功能。 今年,在縣林業局的推廣下,建寧縣在果山上套種油茶苗的面積達到了一萬畝。 目前,全縣油茶種植面積9萬多畝,其中,新種植面積達5萬畝。眼下,隨著高產油茶新品種引進、培育,建寧縣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到油茶種植行列中。今年一開春,育苗戶手中的油茶新苗便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