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扶貧明白袋”讓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2018-04-09 10:32:40楊愛英?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楊愛英 “日子是越來越好過嘍,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學會了養魚技術,村里的漁業合作社每年都可以拿分紅。”說起現在的生活,角溪村貧困戶小張的臉上綻開了笑容。日子好過了,好在哪里?小張掰開指頭,一樣樣數給我們聽:“在漁業合作社上班,每人每季度可領到900元的工資;去年年底漁業合作社分紅,當時分了1500元;扶貧產業資金政府發放到手中的就有5000元了……” 看著小張專注的面龐,近距離就能感受到他此時的暢快心情。 “賬算得這么清,小伙子記性真好!”“也不是記性好,是政府發的‘扶貧明白袋’里都裝著呢。” “扶貧明白袋?”小張從家里取出一個扶貧明白袋,上面寫得清清楚楚。“這個是泰寧縣精準扶貧手冊、這個是民生服務聯系卡、這個是項目措施明白紙、這個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政策保障及收支登記簿……”他指著其中一張說:“這個就是‘家庭收入明細清單’,哪些是工資、哪些是分紅、哪些是國家給的補助,一看就明白了。” 一旁的村書記葉書記解釋說,這是給貧困戶發放的“扶貧明白袋”。每個貧困戶家里都有這么一個袋子,上邊清清楚楚地放著每家貧困戶現在的產業到戶項目明細、走訪記錄等資料。 從一開始,小張就覺得這個法子好。他說:“在農村,特別是一些老人家,平時證件也好、扶貧資料也好,都是亂放的,一到要用的時候就找不到。有了這么個明白袋,重要的東西都集中放著,有啥不懂的忘了的,還可以隨時看看,特別方便。” 不過,在小余看來,“扶貧明白袋”,又有著別樣的意義。 小余是大龍鄉政府干部,他負責幫扶角溪村的2戶貧困戶,也是小張家的幫扶負責人。對于“扶貧明白袋”,他直言,非常有必要。“方便群眾是一方面,但對干部意義更大,讓我們對貧困戶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扶貧工作‘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精準’。” 說到“精準”,小余又特別強調了“動態”。“貧困戶的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是一個動態的信息,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才能達到最好效果。”他舉例說,就像小張家,家里各項收入的變動,就需要每次去進行更改記錄。 “信息量大了,工作量自然“水漲船高”起來。“‘扶貧明白袋’材料,涉及多個部門,民政、殘聯、農業、林業……2戶貧困戶的資料,我足足花了一個星期。整理好了,還要送到貧困戶家里。”小余說。 忙歸忙,可“扶貧明白袋”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老百姓會‘算賬’了,自己有哪些收入,都說得出來。”小余說,群眾心里有了底,對未來就更有信心,工作也更好開展。 “每筆賬都要記住,這是共產黨給的。”一次,在走訪貧困戶時,一位老人的話,讓小余深受感動。這讓他覺得,再忙都是值得的。 “有沒有脫貧,口說不算,必須落在實處。”大龍鄉相關負責人說:“脫貧的成效,要由貧困戶簽字認可的收入登記簿、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退出驗收表這些均需要貧困戶簽字驗收,銀行打印的流水清單……這些‘過得硬’的資料來佐證。” 在“扶貧明白袋”清單中,包括新農合、社會保障、項目到戶、銀行流水等11項,涵蓋了貧困戶方方面面。這些資料,環環相扣、互為印證,構成了檢驗脫貧成效的完整體系。 “過程有印記、成效有體現、結果有支撐。”大龍鄉黨委書記許世趙總結。他說,隨著“扶貧明白袋”,清晰、完整的“脫貧賬”也將溫暖和信心送到每位貧困戶心中。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