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校企合作打通“電商扶貧”路
2018-07-19 10:54:10陳靜?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是我昨天拍的主打產品的宣傳圖,你們看看還有哪些地方要修改的?”“這是我寫的尋找泰味的文案,你們覺得夠吸引人嗎?”…… 7月13日,來到福建工程學院師生們下榻入住的泰寧青年旅社,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幅景象,青春洋溢的學生們正熱烈地探討著“尋找泰味”的改進細節。 7月8日,福建工程學院“尋找泰味”暑期實踐團隊奔赴泰寧,此行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人才、技術、服務載體優勢,為“尋找泰味”系列農特產品進行整合傳播與營銷,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及影響力。 在“尋找泰味”運營團隊負責人吳美軍的帶領下,實踐團隊一行參觀了“尋找泰味”品牌店和“暖姑”文化體驗館。通過對“尋找泰味”品牌店的深入考察,實踐團隊進一步了解了“尋找泰味”品牌的內涵,為接下來對“尋找泰味”系列農特產品進行整合營銷與傳播策略的制定確定了方向。 7月10日,在團縣委的牽線搭橋下,泰寧縣大金互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攜手,正式簽訂了“‘尋找泰味’系列農產品整合傳播與營銷”項目對接服務框架協議,雙方達成共識將共同搭建“尋找泰味”公眾品牌。 接下來,實踐團隊實地考察了泰寧的蓮子、小籽花生、竹蓀、提子等農特產品的生產基地,了解這些農特產品的種植條件、種植周期、生產加工過程、營銷渠道等信息,深入挖掘這些農特產品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內涵。在充分考察泰寧當地農特產品的基礎上,實踐團隊歸納分析了“尋找泰味”公共品牌系列農特產品的競爭優勢,初步形成了“尋找泰味”品牌的整合傳播與營銷方案。 此次帶隊的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的黨委副書記張巍在產品銷售方面給出了建議:“之前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農特產品和學生團體沒什么關系,其實我們學校有很多外地的學生,到了期末他們想給家里帶些福建的特產但不知該買什么,下一步可以嘗試讓這些農特產品對接到學校的食堂里,在校園里辦一次‘尋找泰味’推介會,反響應該是不錯的。” 為進一步推進電商發展,泰寧縣因勢利導,積極打造“尋找泰味”公共品牌,把發展農特產業作為推動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尋找泰味”致力于農旅結合、服務農戶,通過搭建以“尋找泰味”為主體的淘寶店、微店、服務號、訂閱號等電商平臺,對農特產品及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并以“線上+線下+物流”的立體新零售模式,幫助農戶推廣銷售泰寧當地的農副產品,同時也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因為剛剛起步,當前‘尋找泰味’在品牌策劃、品牌文化及推廣營銷等方面都存在許多不足。為此,我們加強與高校對接,搭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平臺,希望老師和同學們與我們當地的企業精準對接,并結合所學專業,發揮聰明才智,為‘尋找泰味’文化品牌的宣傳營銷出謀劃策。”泰寧縣團縣委副書記朱安緯表示。 接下來,該校實踐團隊和“尋找泰味”運營團隊將繼續推進校企合作,夯實校地運營團隊共建基礎,以“尋找泰味”公共品牌為依托,圍繞“創見泰寧,尋找泰味”文創主題,發揮學子所學專業之長,開展“尋找泰味”系列農特產品整合傳播與營銷實踐,拓展營銷渠道,創新傳播方式,解決鄉村農特產品營銷傳播的“最后一公里”。 (三明日報泰寧記者站 陳靜 通導員 蔡小玉 朱伊楊 蘇桂麗文/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