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源生余紅勝出席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
2018-08-25 11:05:02羅鳴灶?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8月24日,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廈門市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兩個經濟協作區建設重要部署,廣泛凝聚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共識,在新起點上全面啟動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各項工作。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裴金佳主持會議并講話,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杜源生,市長余紅勝,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建波出席會議。 裴金佳指出,加快推進閩西南經濟協作區發展,是閩西南五市共同的責任、共同的機遇、共同的目標。我們要以更高站位謀劃推進協作區發展,以更實舉措推動協作區建設取得更大進展,以更新的理念和機制推動協作區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胸懷全局算大賬、算整體賬、算長遠賬。要在既有良好協作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力提升產業協同發展水平,著力深化民生服務領域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廈漳泉同城化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區域協作的層次和實效。要以項目帶動為抓手,以市場化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閩西南經濟協作區朝著更深、更廣、更緊密融合的方向大踏步邁進。 杜源生在講話中指出,在新起點上推動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是深入踐行習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提出“深化山海協作、加強區域協作”戰略思維的實際行動,是深化落實省委省政府構建“雙輪驅動、南北互動、協調推進、統籌發展”新格局的重大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三明市將與各兄弟市一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融入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進一步加強觀念對接,促進思想觀念大解放,加強規劃對接,構建協調發展大格局,加強項目對接,推動重點產業大協作,努力為全省以高質量發展實現趕超目標作出貢獻。 余紅勝指出,加快閩西南經濟協作區發展,為三明推進以高質量發展實現趕超提供了新的戰略機遇,要突出抓好觀念、產業、交通、市場、生態五個“大融合”,著力完善落實機制,“抱團”爭取國家和省上項目、資金等配套政策支持;強化政策引導,成立協作區新興產業發展基金,促進協作區要素流動一體化;共建產業平臺,大力推進飛地園區、山海共建園區建設;加強創新協作,發揮廈門研發創新優勢,增強創新要素互動協作,提升協作區整體自主創新能力。 廈門、漳州、泉州、龍巖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完善協作區工作機制、加快跨區域發展等作了發言,并就推進協作區建設發展的思路舉措進行交流。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農業廳、省交通廳等省直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并提出指導性意見建議。 會議一致同意建立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聯席會議制度,將其作為協作區最高決策機構,原則上每年至少召開一次聯席會,就重大事項、重大問題的決策進行協調。同意共同設立協作區辦公室,由五市分別選派干部駐廈辦公,并建立綜合組和經濟協作、山海協作、基礎設施等專門小組,協調推進工作落實。 會議原則通過《閩西南經濟協作區五市關于加快推進協作區建設的意見》《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合作章程》,并提出了涉及鐵路、公路、機場、港航、能源、水利、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融合、社會事業發展,共66項加快推進閩西南五市協作發展的重點項目。 會議提出了閩西南經濟協作區發展的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到2020年,共建共享機制不斷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各市間1-2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初步建立,產業合作深入開展,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體系初步建立,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日漸緊密。廈漳泉都市區經濟實力和區域影響力加快提升。到2025年,城鄉功能定位更加完善,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基本形成,各項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障礙基本消除,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更加健全,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對外開放國際門戶地位初步確立,成為兩岸經濟文化融合發展最緊密區域。廈漳泉都市區同城化格局基本形成,成為區域發展重要增長極。到2035年,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基本實現統一規劃、協同治理、城鄉融合、一體發展,全面引領區域經濟發展,輻射和服務全國的樞紐地位更加突出,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區域協調發展的樣板。廈漳泉都市區輻射區域、服務全國的樞紐地位凸顯,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都市圈。 (三明日報記者 羅鳴灶)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