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同堂傳承勤儉家風
2018-09-12 11:25:16賴全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兒女們對劉伍蓮老人非常孝順,一家人其樂融融。 ●三明日報寧化記者站 賴全平 文/圖 “你是協會目前最長壽的老人,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8月30日,寧化縣城郊老年長壽協會負責人一行來到百歲老人劉伍蓮家中,仔細詢問老人的生活起居、身體狀況和家庭情況,并送上慰問金,希望老人好好保重身體,安享晚年。 寧化縣現有百歲老人18名,約占全縣戶籍總人口的十萬分之四點八。劉伍蓮老人出生于1918年,現居寧化翠江鎮雙虹村,今年100歲高齡。 ◢飲食起居有規律 劉伍蓮老人育有3兒3女,子女們都已成家立業,孝順有加。除了大兒子定居廣西、大女兒嫁到上海外,別的孩子們都住得不遠。老人長期住在二兒子官步堂家中,住在附近的小兒子官步進一有空就去看望她,帶她到城區逛逛,散散心。 劉伍蓮老人身材瘦小,臉上布滿皺紋,除了有聽力障礙,需大聲說話進行交流外,她仍舊精神矍鑠,手腳靈活,日常生活基本能夠自理。 “只要母親還健在,我們就有了主心骨,更有家的感覺,做起事來心里會格外踏實。”采訪現場,劉伍蓮的幾個子女正圍攏在母親身邊,臉上溢滿幸福的笑容,二女兒官秀蓮今年74歲,她一語說到大家的心坎上。 官秀蓮介紹,母親一生勤儉康健,幾乎沒生過什么病。在飲食上,老人胃口很好,從不偏食,戒煙戒酒,喜歡吃粗糧,多吃蔬菜少吃肉,口味不能太甜、太咸,亦不吃得太飽。每天晚上八九點休息,次日早上六七點起床,愛找些瑣碎的家務事做。午飯后,老人愛看看電視,或是在房間內走動,坐下來就踩踩木質按摩器。兒孫們常會探望她,陪她聊天,給她解悶。 二兒子官步堂今年71歲,他說:“母親飲食起居有規律,少吃多餐,餓了就吃點小饅頭。”官步堂說,老人心態平和,待人寬厚,從他記事兒起,就沒見過母親與人有過爭吵,當年住在農村時,家里有好吃的,母親總喜歡與鄰里分享。 ◢教育子女勤儉持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伍蓮經常教育子女要踏實做人、踏實做事,勤儉持家。在三女兒官福蓮眼里,母親永遠是慈愛和勤儉的。年輕時,老人是一名家庭主婦,跟著行醫的丈夫長年住在曹坊衛生院,節衣縮食,開荒種菜,將子女拉扯大。劉伍蓮的孫子官漢輝是一名退伍軍人,在他的印象里,奶奶一生節儉,為人和善,沒有跟任何人吵過架,不論遇到什么煩心事,也從來不發火,都是自己默默地承受著。 洗衣服、抹桌子、煮稀飯……劉伍蓮老人年紀大了,手腳卻很麻利,生活小事都愛自己動手。記者看到,官步堂的家不大,三室一廳,擺設簡單,客廳里掛著城郊老年長壽協會贈送給老人的百歲壽匾“共頌期頤”,典型的節儉之家。劉伍蓮的臥室很小,卻收拾得干凈整潔。“家里人勸她不要干活了,可她閑不住,睡前還要瞅瞅門窗關好沒有。”二女兒官秀蓮說,“我母親寧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子女吃苦,硬將子女培養成才,讓子女們都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但勤儉的習慣一直保留著。官漢輝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將一碗雞肉放在門口,忘了端進屋,奶奶躺下后還爬起來,責備他沒及時拿進屋,說是被貓狗吃了太可惜,不能浪費。 ◢五世同堂樂融融 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如今劉伍蓮老人五世同堂,晚輩們對她很孝順。每到節假日,晚輩們都會帶著禮物來看望她,跟她一起過節,幫老人梳頭、剪指甲,其樂融融。 尊老愛幼的好家風,在劉伍蓮老人的家庭中得到充分體現。上世紀80年代,劉伍蓮的聽力每況愈下,二女兒官秀蓮趁著到福州出差的機會,花費一個季度的獎金給母親買了一臺助聽器,無奈老人一直舍不得戴,說是沒看見別人戴,戴著顯得太奢侈。早些年,她的身體還硬朗時,官秀蓮曾帶她到全國各地旅游。前幾年,考慮到老人的牙齒全部掉落,吃飯不方便,身為牙醫的二女婿便親手為她做了一副假牙。老人感到腰酸背痛時,二兒子官步堂就會幫她按摩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 劉伍蓮老人童心未泯,愛熱鬧,特別喜歡家里來客人,愛跟家人講自己的故事,感慨現在過上了幸福生活,教育晚輩要倍加珍惜。“今天知道你們要來采訪,心情特別好,一大早就起來忙這忙那。”官秀蓮笑著告訴記者。 官步堂感慨道,百善孝為先,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健康長壽是家庭的福氣,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晚輩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采訪時,遠在廣西的大兒子官步涯和上海的大女兒官義蓮也先后打來電話,訴說對母親的感激與思念之情。 五世同堂傳承勤儉家風,家庭和睦奏響文明樂章。兩個多小時的采訪里,劉伍蓮老人一直端坐在一旁聆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