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界人士齊聚論壇
東南網三明9月15日訊(通訊員曾程 陳曉星)9月13日,2018年三明市·中國稻種基地論壇在建寧召開。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在內的100多名代表應邀出席,齊聚“中國稻種第一縣”,圍繞“中國稻種基地建設與鄉村振興”這一主題深化交流、暢談發展,為建寧種子產業轉型發展傳經送寶、把脈問診、牽線搭橋,為把該縣打造成“規模最大、效益最優、功能最完善”的“中國稻種之都”獻計獻策。

參會代表們參觀種業科技中心
建寧是山區小縣、農業大縣,自1976年開始雜交水稻制種,1986年列為福建省雜交水稻繁育制種基地縣,2013年7月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制種面積在14.5萬畝以上,預計生產優質商品種子3200萬公斤,面積和產量各占全國雜交水稻種子的10%,是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年種子直接產值5億以上,帶動農民增收1億元以上。

揭牌儀式
“建寧成為‘雜交水稻界的硅谷’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表示,在機械化和農機服務、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技術等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基地要圍繞稻種產量高、質量好的目標,開展更多的組織和服務工作。

簽約儀式
“隨著城鎮化的深入發展、農業人口的流失和農業用地的減少,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農業已經不適合現代農村農業發展?!卑不哲蹉y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琴坦言,機械化、土地流轉、無人機植保等現代化技術才是未來農業應用的大勢所趨。

謝華安院士在田間現場講解
“通過參加這次論壇,使我更加了解了這個產業,也給我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敝品N經濟人代表陳明富說,他將在制種技術、機械化操作水平、病蟲害防控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稻種的產量和質量。
下一步,該縣將圍繞“再上新臺階、建設新建寧”的工作部署,全面貫徹落實農業部和省市委關于種業創新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借智聚力、順勢而為,持續保持種子產業成為該縣支撐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為加快現代種業基地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