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農村公路+”加出鄉村新活力
2018-09-20 10:06:19曾程 陳曉星?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建寧記者站 曾程 陳曉星 文/圖 9月11日,在建寧縣智慧交通平臺指揮管理中心,平臺管理員正在處理鄉鎮道路管理員提交的待處理事件。 今年4月,建寧縣創建全省首個“智慧交通”管理平臺。眼下,該平臺已經正式投入使用。 據了解,建寧縣的智慧交通平臺采取“3個1+N”的模式,即建立一個公路管理數據資源中心、一個路長信息管理平臺、一個應用支撐平臺和N個業務管理系統的模式,業務管理系統包括公路綜合管理系統、涉路事務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管理系統、路長監督管理APP、專管員巡查APP等。 農村公路+互聯網:管理有了“智能大腦” “有了這個平臺,我們治路就有了‘智慧大腦’和‘千里眼’。”建寧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曾進發介紹,平臺的建立可以有效解決以往治路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可借助平臺,對鄉鎮、街道路長制工作進行評價、管理、監督、考核,工作人員能夠及時處理并上報巡查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提高工作效率,不僅如此,公路檔案和公路治理策略也將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科學管理。 除此之外,該平臺還可以對在建公路項目進行“無死角”監管,對施工方人員進行實時監管。 “在原來的項目建設中,對施工方的監管是我們的一個盲區,現在好了,有了這一‘法寶’,就可以隨時掌握建設情況。”曾進發說,該平臺運行后,不僅可以對施工方的攪拌站、鋼筋庫、水泥庫等無死角監管,還可以第一時間和項目經理、監理、技術人員溝通對接,讓他們“動”起來。施工方的總工程師、橋梁設計師、涵洞設計師等相關人員每天都要通過平臺的人臉識別系統進行簽到。 8月24日,安徽省巢湖市交通運輸局還特意到該縣交流“四好農村路”建設經驗,并觀看了平臺的操作演示。 截至目前,該系統已整合了公安、運管、執法、公路分局監測等資源,對全縣167條農村公路的主要路口、重點路段、重點設施進行24小時監測,從而實現智能化管理。目前,全縣共有縣鄉村路長102名,道路專管員27名。通過運用“農村公路+互聯網”管理模式,公路建設效率、道路管理效率大大提升,有力推動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農村公路交通運輸能力質的飛躍。 農村公路+農業:農產品“走”進大都市 9月5日,在里心鎮雙溪村,傅氏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傅成福正在果園里管理黃花梨?!斑@條農村路給雙溪果農帶來了福音?!备党筛8吲d地說,路好了,黃花梨、黃桃等農產品運輸再不用自己一板車一板車的送了。 傅成福說,以前,雙溪村的果農經常為如何運送農產品發愁,路不好,大貨車開不進去,往往都是先用拖拉機將梨運到大路上裝車,這樣來回折騰,不僅浪費時間,還增加了運輸成本。 如今,路好了,貨車直接開到家門口,不僅為果農帶來便利,而且產品的價格也提高了?!半p溪這條路,通了貨車后,可以使黃花梨每斤提高0.1元,黃桃價格更是可以提高兩元左右?!备党筛Uf。 除了黃花梨、黃桃等水果,傅氏源還有經營蜂蜜、紅菇、茶樹菇、蓮子等農產品,平時都是通過申通、EMS等快遞公司發貨,農村公路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銷售。 建寧縣是“中國黃花梨之鄉”,全縣黃花梨種植面積11萬畝,90%以上的農戶種植黃花梨,年產在10.37萬噸上下,運輸全靠公路。黃花梨皮薄汁多,運輸過程當中的顛簸、擠壓,都十分容易造成梨子外觀受損。以前,公路路況不好,經過一夜的長途運輸,到了沿海市場上,破損率居高不下,還影響出售價格。 為此,建寧縣圍繞習總書記“四好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借力政策春風,大手筆投入,精細化實施、系統化覆蓋,形成了國省干線暢聯全國,縣道輻射城鄉,鄉道往來交織,村道通達縱橫的便利交通格局,公路格局由“線”成“網”,道路質量由“通”向“好”,積極優化交通環境,促進地方特色農業發展,做特色農產品的“開路先鋒”。 農村公路+旅游業:加出鄉村“美麗產業” “來啦,來啦,你們的菜來啦!”9月5日,在建寧濉溪高峰村,生態餐館店主黃彩榮正忙得不亦樂乎。像黃彩榮這樣,因旅游而興起的生態餐館,在金鐃山景區門口還有很多。 “自從景區到城關這條路修建好以后,景區門口的農家樂餐館一家接一家的開起來了?!遍}江源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林晨說。 原來通往景區的老路,路面狹窄、彎曲,從城關到景區至少要花半個小時車程,遇到交匯車的時候時間就更長了,而且危險。如今,路修好了,只要10分鐘車程,快速又安全。 據了解,該公路于2015年3月9日開工,路線全長7.84公里,路面寬度10米,橋梁寬度10.5米,2017年2月正式通車。2016年,金鐃山景區全年共接待游客50553人次,2017接待游客67052人次,游客量顯著上升。 “路好了,游客多了,村里餐飲、民宿等相關產業也跟著紅火起來?!卞∠偢叻宕妩h支部書記林長禮介紹,旅游產業的興起不僅促進了農戶增收,而且使村里的蓮子、食用菌等農產品的銷量明顯提高。同時,整個高峰村面貌也煥然一新,村民口袋富了起來,村子也有了新活力。 因農村公路而受益的不僅僅是高峰村,在溪源鄉上坪村也喜事連連。 “現在路好了,環境變美了,來村里旅游觀光的游客,也越來越多?!鄙掀捍宕迕駰顒佥x說,不久前,村里還舉辦了“為荷而來·書香蓮(廉)韻”活動,吸引了近千名群眾體驗孝廉文化和民俗文化。 上坪也因旅游而興起了很多的產業,如:將豬圈、牛棚、雜物間、閑置糧倉等進行改造,豬圈變酒吧,牛欄變書吧,舊倉庫、烤煙房搖身一變成了茶室,民房經過打掃和布置后變成了鄉宿。同時,當地文化特色的書簽、手繪地圖、上坪蓮子露……鄉村的文創產品也一并被開發出來。建蓮、筍竹、山茶油等原生態農產品,經過文創重新包裝設計后,搖身變成了精致的旅游商品伴手禮,走出大山,走進城市。 為此,溪源鄉將再修建一條寬6.5米、長5.7公里的公路,到時候旅游大巴可以直接開進上坪,帶動溪源鄉村旅游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農村公路,為鄉村增添了活力,帶來了發展的動力。”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曾進發說,近年來,該縣始終把“四好農村公路”建設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交通強國”目標相結合,堅持從促發展的觀點制定農村公路建設規劃,注重科學有效統籌農村公路與國省干道的連接,鄉、村、戶之間的聯通,道路與產業和市場的鏈接,按照“公路圍著產業建、產業圍著公路轉”的方針和“農旅結合、農旅互興”的工作思路,統籌調整全縣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建設帶動一方經濟、和諧一方社會、造福一方百姓的“四好康莊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