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醫療改革建設健康八閩
2018-10-09 09:10:41王楠?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建日報10月9日訊(東南網記者 王楠)改革開放40年來,我省多地積極探索,多舉措推進醫療衛生改革,著力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增進人民健康福祉。 創新管理推進醫院運行體制改革 三明市首創性實行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綜合改革。三明組建醫保局,對醫療、醫保、醫藥等領域集中統一管理,強化醫保的監管職能,打破多頭共管的局面,從體制機制上真正做到三醫聯動。三明醫改實踐是第一個醫藥、醫保、醫療聯動的綜合改革,并上升到國家層面予以推廣。 石獅市作為福建省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市),創新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成立石獅市公立醫院改革管理委員會,統籌公立醫院管理職能。此外,石獅市還通過院長聘任制和組閣制、崗位管理和主診醫師負責制以及內設機構整合和干部競聘等多種機制,推進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 下沉資源解決百姓“看病難”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如何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是我省多地改革探索重點。 來自寧德市衛計委的案例介紹,寧德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大手牽小手”公立醫院改革,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寧德市組建閩東醫院醫療集團和寧德市醫院醫療集團,各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別納入集團管理,構建市縣鄉三級醫療機構一體化網絡,解決大醫院“門庭若市”、小醫院“門可羅雀”的百姓“看病難”問題。 莆田市涵江區則搭建分級診療基礎平臺,組建以涵江醫院為龍頭、三個中心衛生院為成員單位的醫療聯合體,由涵江醫院專家團隊駐點定期坐診,讓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市縣級醫院專家服務。 儲備人才補足基層醫療衛生短板 醫療衛生要發展,首先要補上基層的“短板”,而把“短板”變“長板”,關鍵在于人才的培養。寧德市的案例介紹,組建醫療集團后,周寧縣醫院共新增近300人;壽寧縣實現了高學歷醫學人才零突破,2017年共有1名碩士、12名本科人才落戶壽寧,這均為基層醫院的發展及學科團隊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儲備。 省醫保辦主任詹積富認為,醫院內部的運行機制改革,以及醫療人才的擴大及培養,都將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滿意的衛生和健康服務,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多健康福祉。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