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勝占青溪堂
2018-12-14 10:01:40李新旺?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李新旺 清流縣長校鎮江坊村勝占青溪堂位于江坊村東北部,背倚東嶂后龍山,面朝西嶂筆架峰。因其處在村莊的高處,一年四季光照充足,視野十分開闊,東西兩條山脈樹木蔥郁,如兩條躍起的青龍,蜿蜒而行,可謂風景這邊獨好。房屋建于清乾隆年間,屬于抬梁穿斗混合式木結構,三進,懸山頂,左護厝有一,右護厝有三,占地面積約為1600多平方米。門樓坐西朝東,高大威武,門楣上“碧梧一枝”四個大字清晰可見,氣勢磅礴。兩側的裝飾皆為混凝土浮雕,下有含苞欲放的荷花,上有喜鵲登梅和鳳凰于飛,中間為雙獅戲球和麒麟報喜,其雕琢精美,栩栩如生。門樓內設三道門檻,第二道門檻邊靜靜地臥著一塊練武石,重約150公斤。相傳,當年在軍中任左營守備的房屋主人江國升,因妻兒皆居住在老家,便回鄉蓋起了這座氣勢恢宏、極具客家特色的居所。國升力大無比,勇武非凡,深得村民愛戴。有一次回鄉省親時,他單手舉起這塊沉重的練武石,從村頭走到村尾,輕松自如,神色泰然自若,其間未作任何停歇,引來眾多村民一路圍觀、喝彩。他的神勇令村民驚嘆不已,村中人由此更加敬重這位剛直重情的族親。 進入內坪,清一色鵝卵石鋪地,卵石排列有序,美觀實用。大門上方所書“勝占青溪”四字,筆法剛勁利落,從雄渾的筆力可知為名家所書,與外門樓的“碧梧一枝”互相映襯,顯示出主人在村里非同一般的身份和地位。村民說,這兩幅書法皆為同一人所書,賜書者系朝廷委派到汀州府的監考官,因與時任軍中武官之職的房屋主人江國升相熟相知,故在房屋落成時題書相贈。國升臨行前,監考官一再囑咐,“勝占青溪”用于外門樓,“碧梧一枝”用于內大門,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最終還是被粗心的工匠調換了位置。工匠不負責任的行為給監考官帶來了不幸,這位朝廷命官在一次考場風波中被牽連,從此家道中落,不但被削職為民,且還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勝占青溪堂建成后,惹來許多村民羨慕的眼光,國升的弟弟潮湧尤其不服。潮湧原在鄰近鄉鎮做些小買賣,生活也算富足,他暗下苦功,決計與哥哥一比高下。憑著他的聰明能干,經過多年辛苦打拼,積累了不菲的財富,他開始選址規劃建設一座能與哥哥的勝占青溪堂相媲美的房屋。就這樣,在哥哥房屋的右側,潮湧建起了他的貽轂堂。除了門樓的高度不如勝占青溪堂(主要是社會地位不如哥哥),其他無論從占地面積,還是設計施工,貽轂堂絲毫不亞于勝占青溪堂的成就。國升原打算在自家房屋后面的空地上建造一個后花園,由于貽轂堂的建成,他不得不放棄了原有計劃,而把這塊空地修筑為路,以方便弟弟一家老少的出入。可惜2012年底突發的一場大火焚毀了貽轂堂,否則,比肩而立的兩座古建筑,將是江坊村不可多得的歷史遺存。 隨著子孫繁衍壯大,勝占青溪堂已經無法容納日漸增加的人口。自民國開始,勝占青溪堂的后人逐漸開始外遷,以謀求更大的發展。外遷的后人主要分兩支,一支往江西,另一支往蒲城水北鎮。前幾年,曾有族人到這兩地尋親,據尋親回來的人說,這兩地的親房至今仍保留著本地的鄉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