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2月3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肖慶松 吳藝繽)“小楊你好!我們是剛才和你電話聯系過的社區工作人員,新鮮蔬菜已經放在你家門前,記得開門接收一下!”“哎呀,真是太感謝你們了!”2月2日上午,梅列區徐碧街道乾龍社區干部將第一批愛心無公害蔬菜送到了正處于居家隔離觀察期的楊女士家中,這是由梅列區教育局教職工志愿者2小時前在愛心企業的農場集中采摘包裝好的“愛心菜”。當天上午,還有93袋裝著蘿卜和快白菜的“愛心蔬菜包”分別送到了轄區其他居家隔離觀察期住戶家中。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有很多居民響應號召居家預防,還有部分正處于居家隔離觀察期的家庭,如何保障他們生活必需品的供給成了問題。為了關心從疫情重點區域來梅列、目前正自覺接受居家觀察的居民,梅列區廣泛發動全區干部職工、網格員、物業工作人員、社會志愿者等參與服務。很多干部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發給掛點聯系的家庭,與居家隔離觀察期人員互加微信,根據他們的需求,落實點對點測體溫、代購、垃圾回收和免費送愛心物品等服務保障工作。 梅列區教育局經多方聯系找到了轄區陳大鎮的福建眾生和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羅維鎮了解情況后馬上表示,愿意為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盡一份力量,決定捐贈1萬斤綠色無公害有機蔬菜給有需要的居家隔離觀察期居民。 教育局干部在事前走訪公司農場時,了解到蔬菜農場春節期間雇工難,又遇疫情影響用工緊張,農場里本地工、外地工都人手緊缺。1萬斤的愛心蔬菜,短時間內怎么解決采摘、包裝、運輸的問題? “我們區教育系統一直有志愿者服務隊,在微信群里說一聲,很快就有人響應。”三明市梅列區教育工會主席葉曄說。2月2日一早,由梅列區教育局干部、三明六中和陳大中心小學教師等12人組成的黨員志愿隊伍在眾生和公司的生態農場集結,和農場工人一起采摘第一批愛心蔬菜。 “大哥!你負責指導,我們分工,干得更快!”在蔬菜收割現場,葉曄向農場工人提議。參加這次收菜行動的有不少是95后青年教師,有的還是第一次用鐮刀的“收菜小白”。農場工人先示范了怎樣收菜,教職工志愿者又“老帶新”一遍遍叮囑注意點。“鐮刀不要這樣用,容易傷到自己!”“拔出來的蘿卜要擺好,不要磕磕碰碰!”大家戴著口罩、隔著數米遠,分頭作戰,期間不斷互相鼓勵著。 額頭出了薄汗、呼出的熱氣霧白了眼鏡……大家熟練掌握了收菜技巧,干勁足、效率高,不到兩小時就把首批的1000多斤愛心蔬菜清洗、分裝、裝車,送往市區。“農場里的菜都是用有機肥和山泉水養大的,品質絕對有保障!”也在農場里幫忙采摘包裝蔬菜的羅維鎮擲地有聲地說,“要是住戶還有需要,我們再接著捐!” 經過十五分鐘車程,這首批愛心蔬菜運到了梅列區各街道的集中送菜點,工作人員立馬聯系各社區干部來領取愛心蔬菜,分別送往疫情期間轄區登記在冊的居家隔離戶家中。干部們送去住戶家的不僅是一袋十多斤的新鮮蔬菜,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愛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